你个人能够创造出多大的价值取决于什么?
1、看知识技能:
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也是非常显性、容易展示出来的
2、能力。
比如学习和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相对知识和技能来说,能力的培养周期长,并且,能力高低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往往要通过仔细的行为观察。
3、天赋。
包括潜在能力、性格特质、动机、价值观
除了以上的内在因素,还有出身、选择、运气三个外在因素。
到底什么才是你的真正价值?
你喜欢一个产品会喜欢什么,喜欢与众不同,特殊功能,也就是一种差异化的价值体现,同样的作为人才你必须拥有别人没有拥有的价值。
也就是作者说的差异化因素才是你的价值所在。
有些人觉得有知识有技能就很了不起,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可是很多的初级白领,其实也是技能型的,数年如一日地写报告、做表格、走流程,Office软件用得贼溜。所以,技能型的人的天花板是,企业愿意为技能付的钱,一般这样的基础人才很多,而且可替代性真的很高,没有什么稀缺,自然工资也不会涨的太多。
而能力型的人才天花板往往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外在的限制,比如一些做专业服务类以及管理类工作的人,其定位基本是能力型的。
天赋型人才:比如搞艺术、做设计的,同等努力的情况下,最终能够做得比一般人好的人,个人价值定位常常是天赋型的。
如何才能获得更高的回报呢?
其实,知识和技能也是依赖于能力和天赋的。比如,你的学习能力更强,学习知识就会更快、理解得也更透。
1.你个人能够创造出多大的价值,离不开三大内在要素:第一个要素,知识和技能。第二个要素。能力,比如学习和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第三个要素,天赋,包括潜在能力、性格特质、动机、价值观。
2.决定你最终能够收获多少回报的,除了内在因素之外,还有三大外在因素:出身、选择、运气。
3.个人价值定位有五种不同的类型:投机型、知识型、技能型、能力型、天赋型。
4.在五种不同的价值定位类型中,最优的选择有两个,一是提升能力,二是不断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天赋。
5.大多数人没有采取最优选择,而是将自己定位在知识型和技能型,原因是:第一,知识和技能型最容易提升。第二,受限于岗位的定位。
6.如果想要收入更高,你需要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内化成能力。有技能的,需要找到稀缺技能。当然,这种稀缺性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一旦供求达到平衡之后,收入就会下降。能力,才是长久需要提升的,因为世界变化太快,只有能力是各种岗位间通用的。同时,要不断尝试和总结,发现自己的天赋。
那么努力,到底是不是天赋?
所谓天赋,指的是某种天生的特性,让一个人可以在同样起点的情况下,比一般人更加快速地成长。
实际上,天赋只代表一种潜力,是否能够转化为能力,则是需要后天刻意练习的。 天赋经过刻意练习,才能转化为能力。
这个怎么理解呢,如果你有这个天赋,可是什么也不做,天赋还能成为天赋吗?
只有你认真地去实践了一件事,才知道自己合不合适去做这件事,如果做得好,说明你真的开发利用了自己的天赋,哪怕做得不好,也说明在这方面不是那么擅长,可以快速去开启更擅长的地方。
怎样让你的天赋充分发挥呢?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对天赋,正确运用天赋,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
2.天赋包括能力天赋和意愿天赋,所以,在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时候,要回顾这两点。
3.能力天赋只代表潜力,要转化为能力,还需要刻意练习。
4.正确运用天赋需要做到:找到天赋差异性大且决定性强的领域,掌握正确的刻意练习的方法,找到能有更多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的工作以维持热情,坚定地拒绝那些世俗眼中的光鲜追求,避免选择那些容易埋没天赋的工作。
作者说,我不知道自己的天赋,要等知道了之后,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我总会反问他们:如果你不做点什么,怎么发现自己的天赋呢?
今天讲的这本书是孙圈圈的《请停止无效努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读到第一章就给我很大的震撼,真是想不到,原来对于天赋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喜欢可以关注,了解更多读书精华!
以后可不要再说自己没有什么天赋了,如果你想做去试试,试过才知道适合不适合,或许原来你发现,一动手,这件事做的格外好,这不就是天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