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9年十二月七日20:50分。
再过三个小时零十分就是作业截止的时间。
但是我的文章还没写好。
其实是写不下去了。
写了两个开头。
关于“信仰”与关于“孤独”
我一周内拟定了两个标题,都是写完开头,后面突然发现自己蒙了。
突然间发现自己不会写了。
认真细想一下,其实,每个人对于重新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会有三个“不会”的阶段。
我以本职工作“设计”为例吧。
1. 刚进入行业时候,处于“懵懂”阶段,那时候什么都不会,但是会怀抱着很大的期望值去学习,看见什么都会是新奇的,为什么光会有情绪?为什么色彩会影响到人的心情?为什么很普通的东西累积在一起却是会营造出不一样的氛围?每天都是带着问号的去做事情,每天都是精力无限的去学习。
刚才让自己去想设计之初会想到的问题的时候,其实我脸上是带着笑容的,因为我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去问询本质性的东西了,八月份在广州上课的时候,恰逢有梁景华先生的课程,万般期待,期待的是他能讲一些高深的设计理论来让自己茅塞顿开,破开瓶颈走入新的阶段,但,万分没想到,他从人体工程学开始讲,讲尺度讲氛围讲感受。这是最基础性的东西,按常理来说,不应该从他这个咖位的大师嘴巴出来,但是他还是讲了,那时候真的是满头雾水。晚上回酒店的时候,躺在床上,突然间,意识到,是我走歪了,也或许是我们这群设计者走歪了。我们行进的过程,把“本质”这两个字扔掉了。
所以第一个“不会”是正常的,但是“本质”的认知还在。
2. 第二个不会,也就是我现在所面临的阶段,似乎都懂又似乎都不懂,觉得设计的东西就那样,很多时候对于项目是提不起太大的兴趣的,按部就班的去做,会的很多但是不会的更多,这个阶段真的挺难熬的,真的。你很想往上再走一步,但是又不知道到底往哪个方向前进。茫然、无措、固执,坚定的认为自己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又迟迟无法到头,心底开始慌张,但是又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就像,一艘船儿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飘着,原本是很坚定的认为一直往前一定会到达陆
地。但是身边浪打澎湃,不断的帮你移动着船头的方向,想控制住航向,但是,又没办法控制。
所以第二个“不会”是煎熬
3. 第三个不会,是“大成”信口捻来皆是理,有了自己的道路了,那时候是对自己未知的道路的探索,在开辟属于自己的“道”那时候才算是真的登堂入室了。
所以第三个“不会”是探索。
所以对于写文章这个区域,我是处于第一个不会,有很多的疑问,想写,但是又不知从何下手,也希望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能慢慢的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甚至,奢望点,进入到第三个阶段,但我想想,我要是真的能坚持七年时间。就算没到第三个阶段,又如何呢?
12.7.22.01写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