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阅读打卡第26天)
阅读书目:《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今日阅读:part5 97页— 115页
(2025年第三本书)
我的摘录: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
在佛教中,打扫是最好的修持方法。
佛家认为,扫地的功用有以下几点:
一是降伏贡高我慢心。一个人若能快乐、自在地做一般人认为下贱的工作,也就是降伏了贡高我慢心。
二是干净可以使人的心安定下来。
三是扫掉心里的垃圾。我们的心里有很多垃圾,如贪心、嗔心、慢心、疑心……心地的垃圾扫干净了,心地就清净了。
扫地的同时,就是在扫心地,清洁外界环境的同时,也在清洁人内心的灰尘。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静察己过,勿论人非。
宽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够宽恕别人的心,但是需要时日。
有科学家研究表明,背后说他人闲话是人类一种重要需求,还在吃饭、喝水之后,性欲之前。
是非讲得太多,心就会变得浑浊。人心只有一拳大,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
宁在人前骂人,不在人后说人。
不要总是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而应时刻反省自己,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我的感悟:
在一般人看来,像扫地、打扫厕所这些工作,是低贱的工作,不可能修成正果的,特别是打扫厕所更让人觉得低贱。
就像我们学校打扫厕所卫生的阿姨不被大家尊重那样,大家总认为打扫厕所低人一等。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想法?那还不是因为自己的心地不干净,里边充满了垃圾,需要清扫的缘故!我们的心地被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等垃圾充斥多了,自然会有这种想法。
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在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有罚孩子们扫地的现象发生。
首先扫地是一种劳动,劳动最光荣,可我们把劳动当成了一种惩罚的方式,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另外,扫地这种工作并非低贱。但是在师生的心目中,扫地成了非常低贱的工作。谁都不愿意动手,谁都不愿意扫地。
要知道,扫地不仅扫的是外在的环境,更重要的还是清扫自己的内心。心地的垃圾扫干净了,心地也就清净了。
如果每个师生都能静下来,认认真真地打扫卫生,把扫地当成一种修行的方式,相信,师生的内心会真的清静下来。
打扫心地,其实也是在反省自己。将心地的那些垃圾反省、清扫干净,烦恼少了,内心便明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