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序: 秦淮八艳,能舞善歌;秀艳逼人,声名远播;多才多艺,诗画绝卓;忠于爱情,坚贞耐磨;气节不俗,高山巍峨;胜于须眉,品赛菊荷。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伎,故又称“金陵八艳”。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这八艳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秦淮绝艳之名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合称为秦淮八艳。
《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澹心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金陵,为秦淮河上的常客,看来所言不谬。
这里单说她们的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都表现出了高于许多官宦士子的气节,令七尺丈夫汗颜。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秦淮八艳之概况。
长歌行·总题秦淮八艳歌
如是翩翩飞柳絮,秦淮掀浪顾横波。
风尘几畹圆绮梦,湘兰一畦蕙秋歌。
古照云装禅意便,白门侠女爱心罗。
香君血溅桃花坠,董道当如小宛卓。
十里秦淮歌遍彻,八艳才名平秋色。
千古金陵今何在?万事浮云难评说。
眼里风光醉梦幽,如是歌舞自风流。
尺牍滴尽芙蓉泪,红笺写满故国愁。
横波十里频回顾,琵琶一曲意难诉。
桃花香扇铭君意,栖霞枫叶别样图。
一落笔尽十余纸,三载刺舌书禅思。
玉京索弦声声冷,夜叩木鱼阵阵凄。
小楼东风宛如梦,慧心董道亦从容。
半曲离歌琴声乱,情慰香魂剪桃红。
明镜圆圆翠阁楼,舞绝歌筵醉王侯。
江河破碎红颜陨,莲花池畔诗尚留。
湘裙霞袖添兰芳,欢歌妙舞绕竹堂。
秦淮胜处少访客,幽兰馆中多愁肠。
白门娟娟静如水,相思不尽曲不休。
红泪沾衣芳菲尽,女侠遗誉金陵楼。
画眉楼上玉生香,侠骨芳心名远扬。
千里寻君誓不弃,相执与伴倚龚郎。
自古红颜多薄命,不让须眉品高筹。
百花娇艳气不俗,繁华落尽谁可俦?
20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