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否定原因论,主张目的论
阿德勒认为:过去的经历,只是客观的经历。现在的不幸,是因为自己选择了不幸。是自己基于某种目的,选择了现在的行为,然后用不幸来定义那段经历,借此,来逃避现实。
比如:一个遭遇了重大挫折的人,自己把自己关在房间中。
这并不是因为经受了挫折,所以才导致自己把自己关在房间。看似很合理的逻辑,只是一个假象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自己害怕被人轻视,嘲笑,因为这样的目的,所以选择将那段挫折定义为痛苦,这样,就可以借此为借口,逃避出门的这个现实。
二、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人的烦恼全部来自人际关系,想想我们平时有什么烦恼
- 自卑:觉得自己某一方面做的不够好,本质是与他人比较
- 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好,有很多缺点,本质上是,怕满身缺点的自己被人讨厌,嘲笑。
- 愤怒:对他人行为的不满。
- ……
这些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试想如果全世界只有一个人,那么就不会存在上述烦恼了。
另外,其实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存在好与坏,烦恼的产生,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把人际关系,视作竞争关系。过多的比较,才带来了这些烦恼。
三、自卑会让人产生优越感?
苦于强烈的自卑情结,又没勇气去改变的人,会演变成为优越情结,为自己营造一种虚假的优越感。
比如“因为学历不好,所以我找不到好的工作”这种自卑感,后续可能演变为“要不是学历不好,我也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觉得自己也很优秀的优越感。
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也是一种优越情结,本质上是认为自己现在不够好的一种自卑心理。
四、努力迎合别人,也是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分为两种:
一种是不顾周围人的感受,认为所有人都要围着自己转,自私自利的人。
一种是在意别人评价,全力迎合别人的人。因为这类人,内心在过度关注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
五、表扬,是在操纵他人?
“不错嘛,你做得很好”:这样一句表扬中,本质包含一种俯视般的语感。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有的母亲会赞美帮忙准备晚饭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但是,如果是丈夫做了同样的事情则一般不会表扬说“你真了不起”。
“表扬”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