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的游子历经艰难回到故里,是一种回归;流浪的灵魂遍阅风雨找回本心,是一种回归;浪子回头放下屠刀回头是岸,也是一种回归;今天看到的《赛德克巴莱》,是另一种震撼人心的回归。
日本的军国主义在十九世纪末大肆扩张,将战火烧遍了周围国家,台湾岛当然也不能幸免。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的就是原住赛德克部落长达35年的斗争历史。
这部前后整整拍摄了十二年的电影,以著名的“雾社事件”为主线,讲述和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民族史诗大戏。
人性是这部戏的一个刻画重点。三十五年,让莫那鲁道从一个少年成长为壮年首领,向往自由的不羁灵魂却不得不为了部族的生存而隐忍求全,一口口的酒,一袋袋的烟,像是麻药,麻醉着他的精神,可一个人的灵魂呢?身为一个“赛德克巴莱(真正的人)”的本心呢?是不是也可以被蒙了眼,无法醒来呢?那无数根火柴积攒下的火药,在悄悄告诉着我们什么。
当压迫升级,屈辱不能再忍,当祖灵的召唤在脑海回想,当炫目的彩虹图腾遮蔽了太阳……觉醒的一刻必然会到来。
三百骁勇善战的部族勇士,面对数以千计的日本兵,用原始的狩猎武器,向飞机、大炮、毒气弹发起了挑战,战争的惨烈可想而知,无数妇孺死于非命。
最让人感动的除了宁死不屈,宁死不降的武士,还有那些把丈夫儿子孙子送上战场,为绝后患英勇赴死的女人,她们唱着挽歌,将头巾布袋挂在树上套进头颈,蹬掉垫脚的石块,诀别自己的亲人。
殖民者的善良都是有条件的,对部落心存善意,采取怀柔政策的日本军官小岛,在自己妻儿老小意外死去的时候,残暴的一面暴露无遗,挑唆部落之间的世仇,利用部落矛盾,逆转了日军在战争初期的颓势,让人同情之余憎恨有加。
最后的战役历时一个月,所有部族战士英勇就义。原本发誓要一天拿下雾社的日军首领镰田,至此也不得不衷心佩服莫那·鲁道的骁勇善战,深深感叹:“三百名战士抵抗数千名大军,不战死便自尽……为何我会在这遥远的台湾山区见到我们已经消失百年的武士精神?……是这里的樱花开得太红艳了吗?”
为了灵魂自由,不惧牺牲战死的赛德克族人与勇士,越过彩虹桥、回归祖灵的旅程也于焉展开……
正值午饭时分,影片看罢,竟然毫无睡意,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心底慢慢升腾,一股失散已久的情怀也开始了回归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