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为了弄电子报账系统,我下班很晚,刚到家门口,看到对门装修的师傅还在那里敲敲打打,我便主动喊了一声:“师傅辛苦了,要不要喝点水?”装修师傅愣了一下,因为之前是云舒爸和他们打照面,他们并不知道我是谁。
当他知道我是房主时,指了下地上那一大桶纯净水,说他们自己准备了水,不需要我管。师傅又说,你不是本地人吧?我说你怎么知道?我老家是湘西的。师傅笑着说,他在这么多家装修,很少遇到主人对他们这么友好的。
在我的眼里,这样子和他们说话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对他们来说,看多了冷眼,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自然就会铭记在心。
虽然我们总是在提倡工作不分贵贱,越是强调的东西往往也是当前最缺乏的。现实就是,很多做体力活的工作总是不被人尊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国孩子压力大的原因,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被人尊重。所以为了上一个好的大学,家长孩子都拼尽了全力。
资源有限,竞争太烈,于是就比别人早点开始学,那你早我就要比你更早,于是越演越烈。看到我身边小学的孩子们基本上都没有星期六星期天,从小就开始抓,到处补课。孩子就像一台学习机器。
我的同事告诉我只要孩子一放假,他就开始焦虑,就觉得放假的这几天别人都在学习,怕孩子落后了。我想可能别的家长也和他一样的焦虑吧。
这样的竞争被定义为“内卷”。这个词还是简书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的,说起这个简友挺有意思,他其实比我的孩子只大了两三岁,当时他看到我的一篇文章,为了和我交流特意注册了简书,我见自己是他在简书唯一一个关注的人,给他发了一个信息表示感谢,并期待他的作品。
结果他说他不是来写文的,就是想和我探讨一下我一篇文章里的内容。他说我为他解惑了。后来他关注了我的微信公众号,还给我的文章打赏20元。我觉得欠人情,想给他文章点赞,但他再也没有来过简书。
内卷这个概念就是他告诉我的。他说内卷就是过剩的人口投入到有限资源的争夺之中。如“招生名额是一定的,报考人数也是一定的,但有的学校开始补课,其余学校担心考分落后都跟着补课,结果所有人的考分都提高了,但录取分数线也随之提高了”。如一些人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努力工作,经常不按时下班,其他人也如法炮制,最后形成大家都故意加班的局面。
祝福年轻人工作顺利!少一点“内卷”,多一份轻松。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