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这样的一个场景:
你和你的小学同学一开始都差不多,都是爱贪玩的孩子,但是20年后,你们过上了不同的人生。有的当上了老板,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依然是在农村……
你有没有思考过,是什么导致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呢?
今天读《认知红利》,书里给出的答案是:是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结构导致了人们不同的角色。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中,把产品分为5个层次,其实也可以用来分析人的层次。
这五个层次分别是感知层、角色框架层、资源结构层、能力圈和存在层。
其中,感知层是最外围的一层,就是你最外在的东西,比如身高、体重;
角色框架层是你的身份,比如,你是老师,是爸爸,是丈夫,是儿子等等;
资源结构层,是你的精神资源,人脉资源,财富资源等等;
能力圈,是指你的各种能力,比如管理能力,商业能力,沟通能力,专业技能等。
存在层,是你想要以什么形式存在,也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使命是什么?
仔细对照一下这五个层次,我目前好像只意识到了前两层,无比汗颜。
书中说,如果,我们想要和一个优秀的人在一起,并和他建立深度关系,那我们就要懂他真实的快乐,更要懂他真实的痛苦,并且给予他能量,支持他的存在感,这样,才能成为与他灵魂互相交织的伙伴或者伴侣。
所以,我们常常说有的人见100次,不如见另外一个人3次,就是因为每个人看到其他人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有人只知道你是一个宝妈,但是不了解你想成为一名怎么样的宝妈。
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不无道理,是因为很少有人能跋涉千里,看清我们“角色”一层下的“存在层”。
同理,我们看待自己,也分为好几层,你看自己是看到了哪一层,是你宝妈的角色,还是宝妈角色下的能力和资源,还是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感知层?
看到不同层次的人肯定过着不一样的人生。有的人只看到了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忘了自己一生的使命,活得疲惫而又不幸福。
正如作者所说,被动的人生,是从外往内探寻的,只被困在角色里,一生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而主动的人生是从内往外拓展的,是去角色化的,一生都在自我成长,没有边界的限制纵情向前。
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一出生时,角色都差不多,后来我们各奔东西,活成了不同的模样,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同,我们身上所承载的资源和能力不同。
比如,张三的爸妈是高干,他很可能走上知识分子的道路,而李四是个孤儿,他便很可能连初中都都读不完。也就是两个人拥有的“背景资源”不同,影响着两个人未来走向的不同。
那么,你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呢?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你看到了自己的哪一层?你又有什么能力和资源?你打算怎么定义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