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张长相酷似马云的照片网上开始传播,
不久,马云转发“认证”,小马云就这样开始火了。
“小马云”生长在江西省扶贫重点村,
父亲残疾,母亲患有小二麻痹症,智力受损,再加上右眼失明,生活不能自理,
而奶奶患有老年痴呆症。
根据县残联的鉴定,“小马云”是智力二级残疾,哥哥是智力三级残疾。
“小马云”家是扶贫的重点。
照片曝光后,2016年先是县志愿者协会带着有米水果去探望,
再是电视台的记者联系去他家送物资。
因着酷似马云的脸,“小马云”身上自带流量,
在大众媒体的助力下,陌生的人和车都涌进了他家。
2017年,“小马云”应邀参加“中国青少年网络春晚”,
同时,出演《大国小兵》的电影(至今未上映,所以不知小马云扮演的角色)。
之后签约刘老板,在微博上注册了好几个“小马云”相关的账号,
分享“小马云”日常生活,上下学等视频。
2019年,其中的一个账号开始带着“小马云”做直播分享。
2020年底,刘老板解约,2021年1月5日,“小马云”回到了村中。
父亲曾说:“他比在石家庄那三年胖了点,学会了说普通话,能简单交流,
还带回了一些习惯——会问拍摄他的陌生人要钱买零食、玩具,会在拍摄者让他跟镜头打招
呼时,下意识地说,大家好,我是小马云,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
除此之外,他受教育的程度没有一点进步”。
回到村里的“小马云”,流量依然跟着他,
在2021年2月8日“小马云”又签约了新的经纪人,
在做抖音直播时,随着喷骂声,粉丝也在疯长。
不少直播媒体人为了涨粉,纷纷来蹭“小马云”的流量,村口又出现了车水马龙。
事情不断发酵,村委会开始采取措施,禁止外来主播来村里拍摄。
“小马云”在政府的安排下,前去学校报到学习。
但依然很多人不解,他们认为:如果“小马云”可以靠脸赚钱,谋取更好的生活,
为什么不呢?为什么就要靠低保呢?
为什么去过分消费一个孩子呢?仅仅因为他的脸?
不是因为品格、学识等正面、积极的因素?
这不是对认知和世界观的一个误导?靠脸就可以?
很明显,在这整个消费过程中,“小马云”已然学会,拍他就要给他钱。
这种教育和引导不是在毁灭一个孩子吗?
他学会的是什么呢?
我们教给他的是什么呢?
帮助他或者他的家庭可以选择正确的方法,
别有用心的帮助,我只想说,请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