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抹残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枯藤绕着老树,

老树上落着黄昏归窠的乌鸦,

小桥下那潺潺的流水呀,

旁边也坐落着一户农家,

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又起

只有,离乡的游子骑着瘦马。

夕阳,此刻就要西下,

思乡,思乡的人儿呀,

还浪迹在——天涯。

      为了修订张翼健先生主编的长春版国标教材,又翻出了我1995年编著的《初中文言文学习手册》,找到了我那时翻译的《天净沙·秋思》,真是颇多味道一时涌上心头。当时,我是热衷于这样的翻译的,也从改写的角度引导学生这样做。刚刚工作十年的我,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自我感觉翻译得很不错。

      今天一看,这翻译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是差远了嘛,为什么要用比人家原作更多的文字去解说并不难懂的作品?而且,无论如何我也不能重现原作的意境呀!虽然,为了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我敢于这样示范对学生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且一些学生也的确通过我倡导的改写有了写作上的长进。可是,有什么比让学生诵读原作更有价值,有什么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解读原作更有价值?

      与此相关的问题就是文言文的翻译,尤其是要命的直译,但是没办法,高考就这么考。又想起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之言:“从来如此,便对吗?”

      今天,面对初中学生,我将如何讲解这首王国维认为的“纯是天籁”以及“深得唐人绝句妙境”(《人间词话》)的“曲状元”呢?

      如果我当年还算理解这支曲子的话,今天看来,在译诗中就是抓住每句中的关键点,兹细述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一句,虽然写了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景物,每个景物的构词都是偏正关系:枯——藤,老——树、昏——鸦,枯、老、昏修饰藤、树、鸦,使得原本客观自然的景物染上了主观的色彩,正如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三个染上了主观色彩的景物又不是并列摆放的,而是环环相扣、重点突出的,枯藤是缠绕在老树上的,昏鸦也是落在老树上,老树是一个支撑点,但是落在老树上的昏鸦才是情绪的落脚点,因为枯藤和老树都是静态的,而昏鸦时而静态时而动态地点缀在那里,偶尔的聒噪让画面顿时生出凄凉和无奈,满怀的愁绪都笼罩在那难听的聒噪声中了。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同上句相同,虽然也写了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景物,每个景物的构词都是偏正关系:小——桥、流——水、人——家,但与上一句自然景物比较,这三个景物主要是人为的东西,因为有流水,才在流水上修建了小桥,因为修了小桥,小桥边才有一户人家。重点是落在人家上的。对于浪迹天涯的人,有什么能比看到了人家更引起思乡的情绪呢?人家总是逐水而居的,为了方便,就要在水上架设小桥的。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符合农耕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人家不能过多,那样画面感要折损许多,有一户人家就足够点染当时的心境了。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同上两句相同,虽然也写了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景物,每个景物的构词都是偏正关系:古——道、西——风、瘦——马,与上一句的景物描写不同,有人为的有自然的景物,其中古道是人为的,但有了较长的历史,所以称为“古”,这也暗示了这道路上千百年来不断重复上演着眼前的一幕,使得当下的境况有了上溯的纵深感。西风是自然的景物,却只能感受,不能描画;刮起西风的时候自然是秋季,这就照应了题目“秋思”,而西风自然要扬弃古道上的灰尘,使画面迷蒙着一层昏暗的色调。古道上扬着西风,在古道上,西风中,一匹瘦马踽踽而行,表面看重点虽然在这匹瘦马,却是要写骑在瘦马上也如同瘦马一般消瘦的骑马人的。长期的羁旅,马都羸瘦了,马且如此,人何以堪?但是,这里并不写人,而是留着在最后点题,只是读者的思绪自然会联想到骑马的人而已。这里的妙处真是不可尽言。

      “夕阳西下”一句,最是传神,和前三句相比,至此才出现一个动词。在旷野的古道上,在小桥流水的人家旁边,从远古就一直这样吹着的西风,此刻又吹起。此刻,那一抹血色的夕阳,冉冉西下。要是回顾一下整首小令的色彩就会发现,枯藤、老树是枯黄灰暗的,昏鸦是黑色的;小桥是木制的,自然也已成黑的色彩了,秋天的流水是澄澈的,这里重在写其声而非色彩,人家或许是茅舍吧,也不会有青砖红瓦那样的鲜亮。一切都是昏暗的,缺少一点亮色,使得悲情充溢,令人压抑欲死。就在此时,那一抹血色的夕阳,缓缓落下,因为缓缓,所以还有一段可以目睹的时辰,让那血色上能挂在天边,照亮这灰暗的画面。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呼之欲出地点出了这画面中的灵魂。这一位断肠人,为名为利还是为情?此时,作为断肠人,一切并不重要了,只要是浪迹天涯的断肠人,一怀愁绪没有分别。

      回顾我当年的译诗,我稍感欣慰的是抓住了核心。

      区区28字,着墨不多,却洗练传神,浑然天成。而其中最为显著的标的,就是那一抹血色的夕阳。

                              2010年10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565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021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003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01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020评论 5 37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856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78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824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264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88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13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535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13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0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3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98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622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