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说: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是世界两大文明的起源。是什么造成了文明的差异?
许倬云先生是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他在《三千年历史的大变革》一书中,用横向对比的方式,带着我们去看这三千年的历史变迁。既帮我们梳理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也让我们理解其他文明的起源和壮大。
01 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了中欧古代文明的发展
广袤的华夏大地,造就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部族相对聚合,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文化也从远古的祖先崇拜,发展成为了“天命”和祖先崇拜相统一的文化。无论朝代如何变迁,文化的核心都是以中心抵御外族侵略,进行民族融合,中华文明罕见地从一而终地向下传承,形成统一稳定的核心价值观。
相对于拥有广阔东亚地区的中华文明,欧洲的文明充满着扩张与侵略、征服与被征服的气息。由于三面环海,欧洲文明先是被中东文明影响,然后又受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多样性的文明。
从大处看,通过历史长河,我们可以回望和总结,中华文明趋向于统一、和谐、安宁,而欧洲文明趋向于征战、扩张和动荡。这是两大文明最大的不同之处。
从小处看,通过可爱的童话故事《小红帽》,我们可以看到小红帽采集浆果的过程,正是欧洲文明日常生活的写照。他们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因此餐桌上常年以肉食和沙拉为主。
这是文明受地理环境影响而自然发展出的结果。
02 中西方文明面对变革时的差异
历史如抽刀断水,无法有明确的分界,但是发展的轨迹却有迹可循。在面对变革时,中华文明曾经采取了封闭的对策。
明朝名将徐达主持修建万里长城,挡住了北边游牧民族的进攻,同时也失去了逐草北上的动力。朱元璋主张“高筑墙、广积粮”,对高墙外的事情不闻不问。中国逐渐失去了参加世界经济网络的机会。
而随着蒸汽时代的来临,航海贸易不断在欧洲各国兴旺发展。从大洋航道的开拓与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文明扬帆起航,开始了世界性的扩张。
面对变革,欧洲文明更开放,更迅速,更具侵略性。
三百年的巨变形成的差距,需要更大的变革来打破。历史的车轮仍隆隆向前,文明会做何选择?
03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现在的中华文明已经进入新的时代,用阔步向前气势赶超欧美。回看来处,我们懂得了,视野不能狭窄和短促,结构和思想不能僵化,不可自限脚步,自设樊篱。
许倬云先生的这本书,从横向对比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让我们了解了文明发展的来龙去脉,也明白了未来在于我们的选择。
花一个下午,认真通读,有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之感。
我是莉莉安吴,一枚白天上班,晚上阅读写作的码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