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距离老家仅是400多公里的路程,平时和老公两个人会开车回家,一早5.6点出发,算上出京高速堵车,最晚中午也就到了,不耽误午饭时间,也不摸黑到家。这次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了,而我则趁着刚刚结束的寒假班,尚未开始上课的春季班的空当,独自一人回辽宁,补个春节假。不能开车,选择铁路运输,很久不坐回家的火车,连车次号变了,也后知后觉,票拿到手,出发时间对,到站地点对,就是觉得有不对的地方,从记忆中搜寻,才恍然大悟,原来的2251次,现在变成了2257次。从火车的车次就能看出,没有K,T,Z,G等表达速度的字母,只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火车,以前总是调侃为“见车就让,见站就停,速度又慢的绿皮车”,现在绿皮换红皮,速度却依然没变,400多公里,9个小时,或许也有火车开往承德,然后再折返一段的原因。所以满心期待着2019年的京沈高铁开通,这样或许用一个半小时就能直达老家的县城,而不必辗转邻县下车了。
连续的寒假班早8点开始上课,所以养成了一早就起来的作息习惯,想着马上可以回家,更是睡意全无,早早起床,洗漱,煮面,吃饭,最后整理一遍旅行箱,路上的零食,不想拿太多东西,轻装上阵,一个小旅行箱,一大袋零食,一个斜挎包。错过了北京地铁拥挤的早高峰,一路非常顺利地到了北京站,等了大约10多分钟,就检票上车了。一个人的旅途,居然有些不习惯,没有某人在旁边唠唠叨叨,只好选本喜欢的书重读一遍。9个小时的旅程,老公执意要我买卧铺,一上车,正是午饭的时间,火车上餐饮人员的叫卖声,周围人们从大大小小的包裹中拿出午饭的嘈杂声,一时间,很是热闹。不饿,也不想吃零食解闷,索性先睡了一觉。再醒来,已是下午3点多,大家还都在午睡,轻声起来泡了桶面充饥。就这样,困了就睡会儿,醒了就看一看书,偶尔被隔壁床铺小男孩的哭声打断,愣神几秒钟,然后继续看书。
悠悠荡荡,终于到了站,一出出站大厅,各种大巴车,出租车的揽活声不绝于耳。根据以前的坐车经验,快速判断了接车大巴的方向,因为是从邻县下的火车,要到家还要倒一趟大巴车,放好行李,上车等待出发。司机师傅大约40多岁,售票员是20多岁的小姑娘,出发前,司机师傅还提醒我们,“人不多,大家可以把重的行李放在座位上,不要放在行李架上,山路不好走,怕掉下来砸着人。” 并回头对售票的小姑娘叮嘱了一句“丫头,扶住点!”,然后就熄了车内的灯,一路飞奔起来,在北京开车,司机们大多很规矩,不会开得特别“生猛”,所以心里不免担心后面的山路。不过,上了山路,车速反倒降了下来,而且只要对面开过来车,大巴车和对面开过的车辆都会把远光灯调为近光灯,觉得很欣慰,并没有别人嘴中,老家人开车不规矩的说法。一路上,司机师傅开着音响,大声放着“你是我兄弟”,“小苹果”等歌曲,“你是我兄弟”,我并没有听过,只是根据歌词自己总结的名字,不过所有这些歌曲就像是民间的“hip-hop”,深受司机师傅们的喜爱。此时此景,听着这些歌,不会觉得有多粗糙,反而更加应景,或许这就是“大东北”的豪爽吧!
40多分钟的路程,30多公里路,记忆里从去北京上学开始,晚上的这班接站车就一直是10元每人,现在10多年过去了,依然如此,不会因为是春节的原因,乱加价,热心的人们,朴素的价格。
下了大巴车,爸爸,妈妈,妹妹早已等在路边,深吸一口家乡的空气,顿觉清爽,“我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