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学到什么】
今天是我们第三天阅读《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应用到我们的学习跟工作当中,让我们快乐地工作,幸福地学习。
1.很多人的学习动机、模式都是这种溺水模式。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
第一,当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有强烈的痛苦感,而且我们特别想要从痛苦当中挣脱出来。
第二个特点就是一旦我们挣脱出来了,我们会觉得很舒服,我们会把舒服误认为是幸福。
作者指出,在学校里面应该鼓励孩子追求快乐,并且追求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这个其实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不是很现实,但当我们不再需要考试,当我们是一个大学生或者是大学毕业了以后,那个时候我们对学习应该秉持一个这样的态度,或者是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应该秉持这样一个态度。
当他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不要告诉他说:“不许做这个,做那个可以赚更多。然后不许做这个,因为做那个才是我对你的期待。”
我们必须要相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幸福就是他的终极财富,所以鼓励他就是最自然的、最符合逻辑的选择。
如果一个人他根本就不快乐,他每天都在忙碌奔波,然后他很痛苦地把自己的脑袋按在水里面,这跟情商是相冲突的,这不是一种高情商的活法,不是一种高情商的选择,所以其实顺从自己的兴趣,让自己舒服一点,快乐一点,其实更有利于成功。
这是我们在学习方面说到的第一点经验,就是作者告诉我们说一定要去追寻兴趣,千万不要把你的学习变成一个溺水模式。
2.那还有什么可以让学习快乐一点呢?
在这我们要谈到一个词,叫心流。心流是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依的说法,米哈依说,“一个人在学习过程当中,有时候会感觉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我们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某个目标,然后就会获得一种心流体验。”
这个时候目标根本就不是你的阻力,它可以帮助你感受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的意义,再也不用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你现在的耕耘就是快乐,你现在的快乐就是成果,这个就是心流的感觉。
那怎么样才能够获得心流呢?
米哈依提出了很多条件,比如说一定要有一个目标。你盲目的坐那,散乱地看一些东西,学一些东西是没有办法达到心流体验的。
里面还有一个点很重要,如果想要获得心流体验就不能够做太难的事情,因为太难的事情会让你感觉到很痛苦。也不能做太简单的事情,因为太简单的事情会让你感觉到无聊。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当的课程跟作业,适当难度的学习,然后这样的学习会让你有心流的体验,能够让你发挥出真正的潜力,这就是快乐学习的第二条经验。
最后,作者泰勒还跟所有的家长提醒了一下,他说,“千万不要剥夺孩子奋斗的机会,如果你给他的环境过于舒适,让他不需要面对问题,面对挑战,就可以获得一切,其实你是剥夺了他体验心流和克服困难的经验,这只会导致未来的不幸。人类最大的贫乏就是事事如意,无需努力,最终会导致希望破灭,再无奋斗之心。”
作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生活失重,生活失重这种状态就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现在社会的抑郁症的患病率会不断的上升,因为相比于我们的上一代,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是比较轻松和容易的。
3.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当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生命的真相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却常常让它走开,结果是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总是对于机会视而不见,我们总是把获得幸福的机会推开,然后沉溺在我们自己亲手选择的痛苦当中。
好工作真的不会从天而降,我们必须要主动地去寻找,或者是在目前的工作当中去创造一个让自己舒服一些的环境。
比如说为了争取幸福,我们可以对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我们是不是可以自己设定一些目标,在平凡当中去寻求挑战,获得心流的体验。
那怎么样找一个有使命感的工作?
作者提供给我们一个模式,叫MPS模式,M就是Meaning,意义的意思,快乐,Pleasure,缩写为P,优势就是Strength,它被缩写成S。
MPS模式要求你问自己,我想做什么?要求你问自己以下三个关键的问题,来看一下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哪三个问题呢?
首先,什么能够带给我意义?其次,什么能够带给我快乐?第三,什么才是我的优势?这三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它们的交集就是让你有使命感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