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任google资深研究员,腾讯副总裁,现为丰元资本合伙人。
这本书是作者的短文章合辑。每一章节下面,都是论点+论据的论述。读起来不费力。下面是我觉得值得记忆、点醒我的观点。
商业的本质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新技术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经营和管理的本质:不提供选择,少即是多。适度的选择给我们自由,但是过多的选择会适得其反。一个好的产品设计者会想办法引导顾客,而不会去做迎合每一个顾客的事情。同样,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制定简单有效,同时还能让绝大多数员工满意的制度,并给予大部分人觉得有用的福利,但是没有必要试图在每一件事情上取悦每一个员工。负面结果是:永远得不到某些客户,或者在公司里没法让100%的员工满意。但其实没关系。那些在心里完全排斥你的产品的人,从来就不是你的潜在客户。同样,对于一个团队中某些个人偏好永远和团队大多数人不一致的人,除非他有别人无法替代的才干,否则找一个人替代他的位置,对于他本人、对于团队和公司都是一种解脱。
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必经的三个阶段(第三眼美女)。第一阶段虽然有了一个革命性的发明,产品也很性感,但是毛病很多,只有对技术特别敏感的人才会关注和使用它。第二阶段解决了第一阶段大部分问题,让技术带来的好处充分显现出来,但是价格昂贵,有时还不好伺候,因此只有有钱人才会使用。第三阶段解决了价格问题,才能普及到大众。绝大部分产品,三个阶段是由不同公司领跑的,前两个阶段的公司可能在商业上都不成功,只是为第三个阶段做准备而已
成功的共享经济:能够扩大原有的市场,创造更多的需求;带来了便利,而不是节省资源。共享租赁给客户提供的最大价值是多样性和便利性,让客户更多地使用资源。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如果共享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去买东西,那么经济一定会萎缩,这样共享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反之,如果让更多的资源加入到经济活动中,利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增加使用量,给大家带来方便,最终让大家多花钱,这样的共享经济就有造血功能,就能成功。
未来经济的走向:跟踪经济。从广义上讲,区块链是一个特殊的账本,它在一个物体一比如比特币(或者商品)一一产生时就创立一个区块,记录了关于这个物品的全部信息,在每一次交易(比如从生产车间到仓库)时记录下它的细节。当每一次这样的交易都记录下来后,实际上就形成了链的概念。跟踪经济不仅对消费者有利,也便于厂家做生意。区块链的方便之处是,它可以随意组合和打散,比如100瓶药中的每一瓶都有一个区块链,装箱后可以合成一个新的区块链,到了零售店拆开后,再恢复成单个区块链,这些过程中的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如果中间有人放入一瓶假药,那么后面的经手人通过査询前面的全部记录,就会发现有瓶药的记录不对、是什么时候放进来的等等。
合作经济:合作比颠覆更重要。原有产业和新技术更多的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颠覆关系。那些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产业,是人类所必需的,所以自然有它们存在下去的意义。新的技术并不是让它们消失,而是让它们改头换面。因此,要想让新技术起到改变世界的作用,就需要研究现有产业,在深刻认识这些产业的规律后,将新技术应用于这些产业。因此互联网时代可以概括为:原有产业十互联网=新产业。原有产业+机器智能=新产业。更直白地说,原有产业才是每一个创业者应该思考的入手点。创业者要做的不是和大公司比拼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技术,而是去和现有产业合作,使用新技术完成现有产业的升级。这就是我说的合作经济。“在未来,有三种公司能够受益于智能技术,除了上面提到的技术领先的大公司,还包括具有大量数据的传统公司,比如电信运营商、银行,甚至地方政府,这是第二类受益者。此外,第三类是那些愿意深入到原有产业中,了解在那些产业中有什么可以通过智能技术解决的问题,然后用新技术解决它们,从而让原有产业得到升级的公司。当然,第三类公司做的是一种脏活、累活,而且一开始是低利润的工作。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公司才不愿意自己来做这件事情,反而给了小公司机会。
众筹经济:未来时代新的生产关系。区块链可以成为众筹经济的支撑点。每个商品/一项服务完成之后,可以产生一个区块链,跟踪他们的流动。
创业不等于从0到1
初创公司创始人应该:1.招人:能力+品性+拥有非常强的主动性的人
2.起到刹车的作用,而不是引擎的作用。确定员工做的事情是该做的,不至于让公司业务太发散(做减法)。
3.确立公司的价值观或企业文化
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原理:设置好收益函数。首先,我们要给出一个收益函数 ,它代表我们的利益。其次,在每个时刻计算出能够最大化收益的期望值的方向,之后沿着这个方向走一小步。接下来,再从新的起点出发重复这个过程。公司设置什么样的受益函数,员工就会将之最大化。创始人最终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定规矩。
什么是好的产品:目标明确;尽可能利用现有技术解决问题;一切实用的设计都需要有取舍,而取舍的原则就是要围绕最终的目标
缪贤的误区:觉得原来的公司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低估了自己的价值。其实他们的人脉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来的组织;他们在开展业务时使用了大量原有组织的隐含资源(规模、名气、社会认可)。误区:觉得分成少。其实市场是非常有效的,奖金是市场决定的。成功的创业者:凭手艺吃饭,而不是靠光环吃饭。大公司的光环无疑会给公司里的一些人很多方便,更容易建立起广泛的人脉,但是他们需要分清楚对方的善意是冲着自己来的,还是冲着背后的公司来的。
以小博大的颠覆式创新
蚂蚁如何战胜大象:成功的小公司是用洋枪洋炮对付行业中现有大公司的大刀长矛(拥有杀手级功能,容易得到当时相关技术的帮助,以至于飞速进步);从生产关系来讲,成功的小公司和现有的大公司不属于同一代
把公司大小之争变成新旧时代之争。在生产关系中,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同时体现在员工和公司老板的关系上)(管理理念),以及利益的分配关系。员工是否可以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得巨大的利益;有没有人愿意为了让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承担风险。
小公司的创新。对于小公司或者刚刚进入一个新领域的公司,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创造力和执行力才是在新行业中的立足之本。对于个人来讲情况也是类似,与其纠结过去的得失,不如提高执行力去不断开拓新的事业,这才是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正道。专利不是进攻的工具,而是防守的工具。当一个公司能够靠创造力快速发展时,它会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将技术变成产品,别人就算抄袭它的技术,也只能跟在屁股后面跑,这时它懒得申请专利,甚至也顾不上申请专利。但是,当一个公司的业务发展开始出现停滞时,它就需要用专利保护它的侧翼和后方了。
拒绝伪工作
伪工作者伪在哪里?不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互联网的产品开发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大部分时候我们无法清晰定义一个静态的版本。在开发过程中,新的问题总是不断地涌现、不断地加进来,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有必要立即解决,因此不存在把工作队列清空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的工作,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对于员工的评价不在于他有多忙、写了多少代码,甚至不是完成了多少产品的改进,而在于产生了多大的效果。
怎样才能防止员工成为伪工作者呢?我想最重要的是明确两点。首先,管理者要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高度去工作。这样,他们才能在做不完的工作中动脑筋去寻找那些对公司最有帮助的事情去做,其次,管理者要让员工明白,他们积极工作(而不是消极完成任务),最大的受益方是自已。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来并完成它们。
破解伪努力的困境:1.确立愿景 -> 战略(阶段性目标)-> 战术 2.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想3遍)3.凡事做记录,避免狗熊掰棒子
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谷歌的目标管理法。每个季度之前定目标。季度结束时,给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打分。完成了,得1分;部分完成,得(0,1)分。目标需要有挑战性。 一般情况下大家得分0.748。
做好最后的1%。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愿意开头而不愿意收尾,九十九步都走了,就是懒得把最后一步走完。这些人实际上和走100步的人同样辛苦,但是成就却相去甚远。“瑞士制造”
职场的误区与破解方法
年轻人的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必须能帮助你在10年后挣到同龄人或者同班同学3~5倍的收入,这样你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第一份工作必须能够让你极快速地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全行业,而且你也需要主动通过第一份工作尽可能地成长。”
五级工程师和职业发展。人和人的差距、能力和能力的差距,是数量级的差别,而不是通常人们想象中的一点点。第五级:能熟练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所分配的工作,而不需要他人指导。第四级:需要有领导力和把大问题化解为小问题的能力,在现有条件下考虑好和坏的解决方案。第三级:独立带领其他人做出一个为公司挣得利润的产品,涉及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营销能力。第二级:能够作出先前没有的东西,世界因为他们多少有点不同。第一级:开创一个产业的人。
职场上的4个误区:1.工作和职业分不清。工作是大家谋生的手段,一个单位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完成任务,单位付给我们工资和奖金,就两清了。职业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比如我们当一名医生,提高自己的医术,治病救人,成为名医,这是职业。如果我们考虑当下的工作是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就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要做。反之,只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相矛盾的事情,则尽可能不做或少做。对待自己的职业,需要专业的工作态度。所谓的专业,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中心。所有的沟通、会议、关系的建立、工作的分配等,无一不是以此为主要目标。专业人士做事情会从职业本身考虑,在工作中要少受负面情绪影响,避免采用消极的手段来应付工作。
2.把自己仅仅当成一个单位的过客,而不是主人。人一旦觉得自己是过客,常常很多该完成的工而不见,也懒得建立和维护与同事的关系。
3.被语言暴力激怒后就乱了章法。
4.疏于沟通。提前打招呼总是一个良好的、职业的做事方式。
职场误区的破解方法:1.任何时候为人都要谦卑,只有谦卑,才能更有效地沟通。也只有这样,当别人表达意见时,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从各种角度去理解。但是对于事情,并不能因为自己态度谦卑就不发表意见和看法,一个既谦卑又能把事情分析得入木三分的人,最让人钦佩。
2.在沟通中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但是态度要坚决明确。一个人要坚守自己的正确立场,不带个人色彩,聚焦事情本身来解决问题,同时凸显出大度和境界,这样不仅会带动团队整体健康发展,而且这样的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团队的支柱。
3.永远要明确,工作不是为了公司或者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个既定的大方向。主动地多做事情,多跟人打交道,去帮助他人,支持自己的老板和团队。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想一想,当我们离开这个团队时留下了什么。
4.注重长期效益,把一件事放到两三年的时间周期来看待,这时我们对它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基层的员工要抬起头(全局意识),而管理者要弯下腰。一个从业者连所做产品的基本收入情况都不去了解,就永远没有机会成为老板。如果一个开发人员不清楚自己所做的产品盈利能力如何,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这个产品被砍掉了呢。退后一步看看大局,思考怎样从全局优化。作为领导,如果不了解细节,整个部门就不能有高效率。一个管理者,如果做到了第5级(基层员工是第1级),他需要了解第3级的工作;做到了第6级,就需要了解第4级的工作。
最有效的沟通是在第一时间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补充解释。善于沟通的人会理解对方提问的目的,然后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字面上的问题。
职业中的帝道与王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一个人如果追求的层次本身就在中下,是不可能靠运气不断进步的。拥有自我的通识教育、更广的视野,才能在职场上不断提升。
职场完美进阶:常识、科技和艺术。做事,0-50分靠常识;50-90分靠技术;90-完美靠艺术。
理性的投资观
1.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爱惜自己的身体,多享受生活。
2.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钱的本质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资源又可以分成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如果想要钱发挥最大的效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它把今天过好。用钱提高今天的生活品质。为了攒钱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很不值得的事情。
3.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如果付出的代价是让生活质量变差,那就算了。
4.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要想多挣钱,就要讲究挣钱的效率,必须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
5.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投资:如果投资是为了长期稳定性的增值,那么投资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资产的配置而并非哪一只股票的选择,或者哪一次投资机会的把握。股票整体上是分享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而债券也会对资本带来一定的回报,因此无论是股指基金还是债券,都是好的投资工具。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对风险的承受力和用钱的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比如,年纪比较轻、平时不需要花钱、投资就是为了养老的人,将80%的钱以指数基金的方式投资到股市中都不算冒险。剩下的20%,除了留出5%的现金外,其余的可以放到国库券。如果大家在股市投资上运气比较好,投资组合中股票这部分收益的比例会远远超过债券(和现金)的比例,比如我们最初设定了7:3的比例,现在可能会变成8:2了,这时大家需要拿回一部分股票的收益,而不是跟着不理性的股民在股市上一路狂奔。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我们遇到好运气时,一定要感谢上帝,不要感谢我们自己;相反,当股市大跌时,恰恰不是该割肉的时候,这时候,大家原先的债券或者现金就起作用了,应该是用现金或者债券兑换成现金买入股票,以便维持当初设定的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这时,我们其实是用比较便宜的价格在投资。当然,每次交易都是有成本的,这种投资组合的微调每年来一次就够了。
要寻找公司独一无二的价值,看公司有没有赚利润。即使同样盈利的公司,他也只看它们是否在行业里有说一不二的定价权。
人生的智慧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一一基因的传承和影响力。人在意自己的影响力,因为它是人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来源之一。而人的影响力则是由其作为的宽度、深度和长度所决定的。一个社会要想增加民众的幸福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肯定每个人的成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在给予。
这个世界不欠你什么。任何社会都是分层次的。很多渴望逆袭者的误区在于:只看到自己的努力,没看到别人的努力。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讲,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虽然我们通常会抱怨社会阶层固化,但是往下的通道永远是非常宽的,只要稍微不努力或者多抱怨几句,就能往下走几层;相反,往上的通道即使再宽,往上走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对年轻人来说,对自己投资和在职业上的进步,远比在股市上捞点钱和向父母借钱买房子更为重要,也更为靠得住。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投资,就是找一个好的配偶。迷人、有气质、聪明。一个女性应该有的基本素养:不搬弄是非而且性格好。找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完美的婚姻中,关系的亲密程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优先于子女,更优先于双方的父母。完美的爱情并不意味着完美的婚姻。恋爱是激情,是化学物质分泌所带来的愉悦;婚姻则是由两个人一同构造一个舒适的共同体,在那个共同体中,双方都将受益。一段完美的爱情,仅仅是一个好的开局,但并非完美的全过程。靠化学物质维持的激情并不能持久,因为接下来要看在激情降温后是否能将它变成一份温情、一种亲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双方努力,而且需要对方是一个合适的人,否则再努力也没有用。世界上没有什么老实的和不老实的男生之分,只有对你好和对你不好的人,维持长久婚姻靠对方老实是没有用的。能对自己好,不能看对方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不仅要看他在热恋中如何对自己,也要看他如何对别人,以及能否比较长的时间对自己好。看一个人是否对自己好,首先要看他的“婚姻观”,即是否认可夫妻间关系的重要性高于其他关系的重要性。如果他经常纠结这一类问题,或者找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家里人比你更重要,趁早对这种男生说再见,因为他将来永远有借口把你牺牲掉。一个男生最终能否对你好,还要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要看他有多少创造未来的能力。如果一个女生有幸找到一个用行动对自己好,而且有能力在将来对自己更好的人,牢牢把握住他吧。
人生需要做减法
不做选择的幸福。人的幸福感和成就的取得是在没有多少选择时深度经营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时间花在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
人有两个上帝赋予的特殊天赋是机器所无法取代的:一个是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个是梦想和浪漫的情怀。如果你的生活和它们相关,你不用为自己担心,因为你总能想到机器想不到的事情。
“我比较笨,一件事花好长时间才做得好,因此不能像别人那样今天做一件事、明天又换一件,我要花很长时间做一件事,到美国工作十几年,只跳过一次槽。”
“族们的生活讲究从容、自律和优雅。可是这和钱的多少关系不大,那种令人向往的气质和自信其实来源于他们的内心在用责任和荣誉对自己进行约束,对外则展现出从容和优雅。这些是任何时候幸福生活的根本
人幸福的来源,除了在前文中讲到的基因的传承和成就的影响力之外,还有三个具体的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爱情和婚姻。有美好爱情的人是幸福的。第二个维度是对未来的期望。一个人如果能够确定明年比今年好,后年比明年好,他就有幸福感。第三个维度是生活的态度。一个人是否愿意像18世纪的贵族们那样,内心有责任和荣誉,平时过着从容而优雅的生活,遇到危险和困难能够镇定自若。今天的人并不用太担心物质的匮乏,如果我们能够在每天出门时想到“责任”“荣誉”“从容”“优雅”“镇定”这10个字,就能过得比18世纪的贵族更好。
身处底层的人要完成到中产阶层的进阶,需要先掌握技能,就是这个道理。而中产阶层到精英阶层的进阶,则需要很多博雅教育。
好好说话
讲话做事都要达到目的。我们在做报告或者演讲时不是自言自语,而是在进行一对多的信息传播,其目的是让听众接受我们要传递的所有信息。误区一:讲话缺乏对听众的针对性,不管听众是谁,都用同一个讲法。误区二: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完更多的内容。今天大部分人所犯的毛病不是讲的内容太少,而是太多。做报告时,演讲要点一般,不会超过三条,超过三条大家根本记不住。
很多时候,人的认知水平提升就在于看到一些看似浅显的道理时能够多思考一下,结合自己的经历产生一点共鸣,然后想到它深层的含义。
关于命:
要想命好,首先要认识到命的重要性,即信命和认命。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认命则是不超越命运给自己画的线,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
命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规定的方向(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当我们了解古今中外各种智者、各种被命运垂青的人的思维方式之后,当我们能够用它们来替代我们自身那种思维方式之后,我们就会有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