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群居动物,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美,热爱分享和寻找存在感,渴望爱和信任。也分了各种各样的群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也有了社交、不合群的困扰还有难免的一个人的独处时光…
生活里外向的人好像会有更广的人际圈,而我是一个性格开朗外向的人,同时我也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这也是很多人是并不能理解的。
在我的校园里,是一个女生居多的学校,如果一个女生总是一个人是会遭受到很多人的奇怪的眼光。因为见证女孩子最好的友谊就是一起上厕所,大家一定要约一个或者多个同伴才会去做一件事情仿佛那样会更有意义,也会有那种没有同伴的话便会有想要放弃的念头的人。
而我时常会一个人,我会在大家还在一起聊今天中午到底吃什么的时候,一个人走去食堂。在没有课的时候一个人去琴房,没有晚自习的时光自己一个人去夜跑,一个人去做很多事情。
所以也会有人将我的行径理解为一种孤独和不合群。我的班主任甚至找我谈话让我应该适当的可爱点,那样才会收获更多的朋友,要是收敛傲慢的个性,同时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运动学习会更快乐许多。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我也知道一个人会走的很快,人多才能走的更好。我动摇了我的想法,努力去找寻志同道合的朋友,带动过同学一起夜跑,人最多的时候有二十几个,但是她们普遍答应的很快,最初信誓旦旦最终坚持下来的却基本没有。我并不是排斥社交或者怀疑与我同行的人的真诚度,但我同样认为也并非待在一起就是真正的友谊了。对我是无用的社交我又何必去过度在意呢?
“与其低质量的社交,还不如高质量的独处”这句话的核心在于高质量和低质量,很多人都觉得认识的人越多,今后选择的路也就多一条,虽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求的是你来我往,长时间的沟通聊天擦出火花才可以最终点亮“友谊的巨轮”。
可你和你自以为的朋友不过是吃几顿饭,喝几顿酒对方用自己消遣的时光去花销了你宝贵的时间,而这种对你来说低质量的人,朋友的关系不也是建立在共利的基础上吗?
社交不光是指认识很多人,是否和待在哪一个群体,而是有选择性的高质量的社交,避免一些消极的影响,那些过度社交会让人们失去“边界感”,无边界的亲密关系会造成彼此的干扰,继而是嫌弃,再后来就变成了伤害。
回过头来,无论是提升自己的交换价值,还是留给亲密关系边界感,都是需要我们独处的,而我也由此收获了更独立的自己,更坚定自己的脚步。
与其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丰富自己是一件值得长期坚持的事情。不用刻意去改变或者努力合群,群体那么多,喜欢夜跑可以加入跑团,会结交到共同鼓励挑战自我的朋友,喜欢看韩剧的自然有她们自己热爱的爱豆和基友圈。
独处是难免的,极端的独处是无法让我们获得收益的,但是高质量的独处和思考却可以让我们内心澄澈豁达收获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