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食南之徒

食物,至真至善,绝不会骗人……

    这个创作背景是源于史记的一段描述,也是以汉武帝时期为时代,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了人民被历史洪流推动这前进的步伐……该故事讲述了唐蒙出使南越,意外发现蜀枸酱这美食从而牵扯出来的南越王死亡真相,以及最后选择绕夜郎国从而将南越灭亡的故事。

    以下,是个人感悟:

01

领土主权问题,不容置疑

      当唐蒙他们第一次到南越之时,不开中门,不以应有之礼待之。而后祭奠南越王赵佗之时,故意准备已经被废除的“武帝”神主牌……看似小的细节,稍不留神,就会落入陷阱。

    庄助力于据争,在主权问题上毫不让步,才没有使有心人得逞。事实证明,庄助是对的,外交无小事,“武帝”与“武王”看似一字之差,背后却涉及的领土完整性。

    无论任何时候,要保持自己的节气,无论何时,在国家领土完整问题上,一步不退……

02

政策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

      以前总是不理解家长为什么喜欢看新闻,看了这个故事我才明白,政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如果没有“转运策”,甘蔗的爹,不会被迫离开,甘叶不会进宫做御厨陷入风波,而甘蔗也不会从小成为没爹没娘的孤儿,在码头里讨生活。可谁又能想到,“转运策"的实行的源头,只是一个老兵回到了他的故乡而亡……

03

    思乡之情,人皆有之

    在揭示赵佗死亡真相时,对赵佗的描述,让我触动很大,小说设定赵佗活了100多岁,也讲述了一个离乡老人的思乡之情。

    1.千里迢迢让黄同在中原买壶枣树苗,在这南越并不适合的土地上建了一个独舍,晚年都居住在里面。

    2.汉朝在召令中写到“狐死首丘”使赵佗勃然大怒,颁布“大限令”。为何?因为孤独,他害怕,老兵上书回故土,只留他伶仃一人。

  3.每次有汉朝使者一来,短则三月,长则半年,为何?因为对于一个老人而言,汉朝使者才能跟他讲讲记忆中的风土人情。

    很感慨,吕嘉他们正值壮年,不理解唐蒙的话语, 唐蒙解释道,人活得越久,身边的熟人越少。尽管赵王身边的人无数,但人人都是有求于他,听命于他,没有一个人是他的朋友……他说“ 他风烛残年之际,你们每次去独舍,总是谈论这自己的事,根本没人能体察到,他一个老者的孤独与悲凉。你们把他当神一样敬奉,却从来不把他当作一个老人去理解”“耄耋老人,面对着汹涌的人群却无话可讲,满腔思念无人能懂”……

      总是会让我联想到我们身边切切实实存在的老人困境……

04

坚持与良善

      唐蒙,是一个只想过惬意生活的人,他从没有想建功立业,不想大展宏图。他只想追求一个正义,哪怕是迟来的。

    他的灭门的经历,他说道“你顺这世界荒谬不荒谬。那些锦衣玉食的大族,倒背信弃义得毫无压力,没饭吃的流民却信守了承诺”……他想要的正义,过去没能给他。

    因此,当他知道甘蔗也死后,他心中悲痛,原本想放弃的夜郎借道计划,再一次被他拾起,只为了一个真相,被扭曲了的真相。

    他坚持了很多年,却不为名不为利,只是想给甘蔗一个交代。或许吕嘉死的时候,他都不知道,为何这个一直摆烂的人,突然坚持地揽过夜郎计划……他们不会懂。

    这让我想起一个辩题“迟来的正义算不算正义”。罗翔老师说,迟到的正义总比等不到的正义好吧,人无法画出一个完美的圆,但一定有对圆的概念,我们要接受瑕疵的正义不代表不是正义……

05

  总之,在我看来,读书使人明智,这是一本好书,禁得起细细品读……

食南之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