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孩子之前,我几乎完全不了解孩子,有了孩子后,才发现,孩子是完全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一个“物种”,他们貌似很弱小却有很强的生命力,他们貌似无能无助,却拥有惊人的学习力,都说育儿育己,因为有了孩子,父母得以补全曾经的人生,也期许予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因为对孩子的期待,才会让大家对育儿无比焦虑,毕竟,孩子的未来,谁能预判呢?每一个父母都想把孩子引向他们自己以为成功的圣地,而大多数父母都处于迷雾中,既看不见前方,也迷失在当下,唯有不断学习和总结,不断实践和思考,才能帮助我们不至于偏离航道。《孩子的大脑:智商与情商的真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育儿指南,既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又有全方位的实操指南,是一本真正讲科学的科学育儿书,我想,每个父母都能从中受益吧。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阿尔瓦罗·毕尔巴鄂,是西班牙的权威神经心理学家,欧洲大脑科普类畅销书作者。他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和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工作,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他是大脑可塑性研究领域的专家,多所大学的特聘教授。他的研究成果为他在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领域赢得多个奖项。 而他所著的这本《孩子的大脑:智商与情商的真相》被翻译成11种语言,是亚马逊网络书店教育类图书的畅销榜首。他不但有硬核的专业学术研究背景,同时他还养育了3个孩子,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印证,让这本书完全贴近父母的实际育儿场景,很多指导都可以拿来“试试看”,这可能也正是它畅销的原因之一吧。
这本书在讲什么?
这本书的层次非常清晰,结构鲜明,主要从4个方面阐述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的大脑成长和发育:育儿4项基本原则、帮助孩子大脑发育的5个工具、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和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孩子的世界与成人完全不同,下面,我们来看看神经心理学家的“育儿经”。
(一)育儿4项基本原则
有人说,聪明的人以计划为指导,智慧的人则是以原则为指导。在第一部分,作者即给出了4个他一直崇尚并坚定实施的4个育儿原则,原则是育儿的基调,也可以说是未来教育过程中迷航时的灯塔。当然,当代父母,养育孩子也基本会有自己的准则,作者给出的这四条,我们可以作为参照或者补充。
这部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脑的三位一体。书中介绍,大脑的发展有三个层次,分别是爬行动物脑、情感脑和理性脑,层层递进,却又同时并存。孩子在一岁以前,父母主要是在与孩子的爬行动物脑进行互动,因此,父母和该阶段的孩子讲道理是毫无用处的,而是要完全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一岁后,孩子的情感脑便开始与爬行动物脑协同工作,该阶段的孩子需求在不断提升,他们不但需要爱和安全感,还需要持续的情感互动,约在孩子三岁左右,理性脑开始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本能,有时能够像个小大人一样和你讲道理了。但是,我们家长却容易忽略的是大脑这三个层次的三位一体,以为孩子长大了,应该一直处于理性状态,试图在孩子情感脑“当道”的情况下以理服人,却终究徒劳。因此,我们需要理解这三个层次下的对应策略,才能在与孩子的“斗智斗勇”中游刃有余。
目前,很多科普知识都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大脑的神经元连接需要不断地刺激,越多元有效的刺激,越能给孩子的大脑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神经元连接(下图:不同年年龄大脑的神经连接),因此,孩子需要见多识广。我们也知道,大脑的左右半球都各有分工,但也只有两个脑半球的相互协作才能让大脑充分发育,市面上那些号称“右脑开发”的智商税,我们还是别去交了,没有人紧靠开发一个右脑就能走向人生巅峰的,以上大脑的基础知识书中皆有详述。
(二)帮助孩子大脑发育的5个工具
现在我们拥有很多婴幼儿安全防护用品、护理用品以及交通工具,看似这不计可数的工具中,除了书籍和益智玩具,其实没有更多能帮助父母的养育工作变得更容易的工具。这部分作者给出的五个工具分别是:激励孩子的行为、惩罚的替代法、设定恰当的限制条件、同理心以及沟通。虽然给的是5个工具,但他们并不唯一,毕竟,孩子不是一个机器人,只需要我们设置好了参数就可以正常运营,我们可以把这5个工具当做一个指导手册,在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时翻阅一下,实践一下,也许就真的能柳暗花明。
柏拉图说,永远不要让正在进步的人感到气馁,无论他们进步地有多慢。我们会发现,那些教子有方的父母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经常使用强化的方法来奖励或激励孩子的行为,用发自内心的认可、用心的陪伴和真诚的情感来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尽量避免物质奖励或食物奖励,尽量避免把奖赏或奖励作为孩子好好表现的等价交换条件,而应该在他表现良好或按要求完成一项任务之后让他感到开心和满足。
关于如何激励,不但适用于养育孩子,我们会发现,我们成人的世界里,也需要用好激励机制,用不好激励机制公司无法运转,用不好激励机制成人们也基本无法协作。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是缺乏有效激励的典型案列。
人类行为皆有动机,所有动机都符合3个原则:学习和发展,获得他人的爱和认可,避免不适。我想,洞察动机,用好激励是人类世界的一张超级通行证。
作者说如果在育儿大战中知道如何奖励孩子,那么胜率为90%,而且还能收获好的亲子关系。因此,父母学习好激励孩子的方法,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特别是那些与之前相比,孩子做得更好的事情,始终重视他的尝试和进步,而不是仅仅关注最终的结果,尤为重要。书中从大脑的运作机制方面给出了如何激励、何时激励等地一套行动指南,能有效帮助父母运用好激励,作者给出的其他4个有效的工具在此不一一详述。
(三)提高情商和智商
提高情商和提高智商,本书是分为两个部分介绍的,在此我把它们合并在一起,谈谈我在阅读这两部分最为触动的地方。
情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管理自己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在孩子成长、成功和拥有幸福的人生中拥有重大的意义。智商作为一种衡量孩子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一直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很简单:幸福快乐,自力更生。因此,父母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因为他们相信,聪明的头脑可以打开通往幸福的大门。然而,“更高程度的智力发展可以让人更加幸福”这种假设本来就是错误的,现实情况是,智商与情商之间的相关性为零。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智力超群的人,但他们可能缺乏共情能力、承受着长期的压力或拥有一切你能想象到的成功却仍然感到不幸福。相反,你也一定认识一些文化水平没那么高的人,他们智力平平,但他们热情、受欢迎,并且懂得很多生活的智慧。
情商和智商分属于大脑高度分化的不同区域,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当理性脑试图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智力与世界建立联系时,情感脑则受到情感规律的支配。对于理性脑来说,更多地分析当下的情况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而对于情感脑来说,往往是第一印象和个人经验起决定性作用。理性脑和情感脑这两部分大脑思维方式本无优劣,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人对于智商和情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我们都知道,能够平衡这两者之间关系的人不仅是最快乐的,而且是最有可能实现目标的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不仅要关注智力发育,同时也应该关注情商的发展;不仅要让大脑的这两个部分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还要让这两部分之间学会对话。如此,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情绪力、感知力和思维力三方面全面发展的成人。书中对提高智商和情商的方法和途径都有详细指导。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本书专门用一节来强调,几乎没有一款所谓的手机、或者电脑应用程序能够真正帮助孩子的智商或者情商的提高,作者在本书中多次提到,经常接触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的儿童比那些不使用这类电子产品的孩子更加易怒,注意力、记忆力和专注力也更差。书中还列举了,如比尔·盖茨对自己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限制很严格,孩子10岁以前,比尔·盖茨不允许他们自主使用电脑或互联网,如果他们要上网,也有非常严格的时间限制:周一到周五,每天45分钟;周末,每天1小时;还有史蒂夫·乔布斯,他的两个女儿,分别是15岁和12岁,但是他们却没有用过电子产品。这些应该引起我们警醒。
我收获了什么?
抚养孩子更多的是依靠本能,它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容易得多。本书的作者多次提到教养的平衡和中庸,倡导父母们应抛弃特定的方法和教条,活在当下。纵观古今,伟大的父母和教育家并不是遵循特定方法或坚持既定计划的人,而是知道如何随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并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机会的人。
父母和老师,最好的教养方式就是进入孩子的世界,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帮助的关系,使孩子能够依靠这种关系来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与他交谈、阅读、感受和玩耍,享受与孩子经历的一切。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关于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境界,值得每一位父母学习: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特蕾莎修女说,不用担心你的孩子不听你说话……他们整天都在观察你。育儿育己,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