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在作业设计中以设计和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与分类为主题。
1.明确作业目的在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之前,要看课堂教学确立怎样的教学目标,看学生该掌握哪些知识,获得哪些能力,受到哪些教育,做到心中有数。吋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学生短时间解决不了的就多给一点时间;大问题解决不了的,就把它分解成小问题解决。但目的只有一个:巧妙巩固新学知识,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2.分类设计作业明确了作业目的之后,再考虑何分类设计和布置作业。
(1)概念类的题目。可以设计成填空或简答题方便记忆。
(2)例题类的题目。可以仿例题设计,做到有借鉴、好掌握。
(3)关联类的题目。可设计一些和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做到温故知新,促进知识迁移。
(4)拓展类题目。可设计些高于例题的拓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设计和布置作业要守“时
所谓的守“时”是指: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要保持适时、适当。因为小学生做作业时间有限,如果他们的作业量太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或布置的作业不在时候,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敷衍的心理,随之而来不是迟交作业,就是乱写或抄袭作业。这样,学生的学习信息得不到及时、真实的反馈,必然导致教师误判,扰乱整个教学秩序。所以,教师必须严把以下两个“守时”关口:
1.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体现省时、实用,做到“精、准、全”“精”,就是要精心设计题目,要以较少的练习量达到轻松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业题目,让小学生以较少的练习量掌握更多的知识。
“准”,即设计的作业题能囊括所学内容的知认点,能集中反映所学内容的重点。学生做了之后能达至
“举一反三”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重难点,高屋建瓴地设计问题。
“全”,即设计和布置的题目要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能反映全部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紧扣重点顾及全面地设计和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和布置只有做到“精、准、全”,才能在有限的课堂练习时间内轻松高效地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合理、适量、有效地设计和布置家庭作业
设计和布置家庭作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低年级一般不布置家庭作业,可以安排点与教学有关的生活体验题;中高年级的作业完成时间不能长,一般不要超过半个小时。作业的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操作性、实践性、调查性、查阅性、整理性作业。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问题,去体验生活。
三、设计和布置作业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自身条件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接受能力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当今,讲究教育公平,就是指教育面要向全体学生,其中也包含着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的意思。设计和布置分层次的数学作业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币可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类,分成三类或多类。如果分三类,即:补差补缺类基本完成类;拓宽提优类。其中,基本完成类占的比例要大,其他两类占的比例要小。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在个性、兴趣、学习方法、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别设计和布置作业,对其进行因材施教,实施动态管理。这样就会使每一位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