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的时候,和发小聊天,聊到长大后要做什么,我说长大之后我要做一名出色的造型师,赚很多的钱,买很多好吃的,吃都吃不完。我还想看看自己二十岁的样子,父母不用在管我,我可以自由选择生活。当小孩太没劲了,还说金色童年,在我看来,真没意思。
谁童年的时候没有说过大话呢?现在听来着实很搞笑。那时候被问到理想的时候,十有八九都是科学家,老师,医生等。为什么都是这样的理想,因为这样理想符合大人的期待,孩子的世界观源于此。可是我们长大了,这些小的时候脱口而出的理想,是真的理想,还是应付大人的说辞呢?我想后者因素大一些。小时候那个无所不能的自己,开始接受现实,开始选择要走哪一条路。
02
从人类进化来看,最开始的我们都是自恋的,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我可以做到很多事情,在父母口中也是这样,你现在还不能做,长大了就可以了,所以潜意识里认为长大就可以做之前做不到的事情,我不是普通人,我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很长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我不允许自己犯错,我努力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成为朋友口中的好伙伴,工作中的佼佼者!我不接受有些事情我没办法改变。我不相信这事我做不到。
03
时间久了,总有我解决不了的事啊,很多时候,我付出了再多的努力,事情并不是我想的那样?我工作做的很好,总有人不满意。我对别人再怎么付出,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我总是想向父母证明自己,有时候也觉得力不从心。
于是我很焦虑,我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我都这么好了,还是没办法让他们满意呢?怎么对我这么不公平呢?
可能是每个人的成长都经历了这个阶段,慢慢的我从里面抽离开来,正是因为经历的多了,阅历丰富了些,我开始思考找到了原因。我要承认自己就是浩瀚的宇宙中,极其平凡的一份子。为什么一定要妄想打破规律,和人性对抗,想要构建一个无菌的环境,人可以简单,但不能太单纯。世界并不是按照你的设想去运行的,不是你以为你自己够好,别人就要去认可你,你认为你已经全力以赴,别人就要为你鼓掌。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并没有错,但我们要承认,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妄想直接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影响别人,来做一点改变。
想到这里,我吓了一身冷汗,这还是我吗?我以前的想法不是这样的。转念一想,每个人都要成长,而成长的代价也必然是打破原来的思维模式,人会没有安全感,我们要主动克服这种不适,才会越来越幸福。
04
从小在我心里,父亲都是高大的形象,无所不能。任何人说父亲的一点不好,我都完全不能接受。但加入独立思考之后,父亲也有他的弱点,在很多方面,抛开从小的崇拜,他也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父亲创业多次,效果均不好。去年过年回家和父亲聊天,我劝他年纪大了,不要在折腾了。踏踏实实把日子过好就可以了。听完这句话,明显感觉到,他是不认可的。反问我,我才五十,这辈子就这样了?我说我不是说您这辈子就这样了,而是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去做,而不是你这辈子一定要怎样才是成功。他不做声,但我清楚明白,他没听进去。
每个人的改变一定是内驱力,而不是听某个人说了某些话,可能有一部分因素,但最重要还是自己能够意识到。父亲几十年的性格也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扳回来的。我也没有再说什么。
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的梦想,为了家庭,为了自己,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父亲就是这样,在经历多次的碰壁之后,有些人会反思,我是不是没有自己想象的好,那我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好。有些人不服输,我不相信我就这样,我一定要做出点什么事情。如果说你就是不服输的性格,不达目的不罢休,也还不错。最怕的就是,明明不适合,就算碰的头破血流还依然坚持。父亲就是这样的人。我曾经很多次想和他沟通,但后面我都放弃了,因为我清楚的明白,一个人的认知是很难改变的,我还不具备说服他的能力。
虽然有的时候,觉得无法改变他,会有点痛苦。但我承认自己就是普通人,有些事情无法改变。
05
现在大多数时候,我放下了固执,这件事情我做不好,我就会求助合适的人帮忙,或者付费解决。而不是坚持,我一定要怎样。生活也变得轻松了许多。把所有的聚焦点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我承认自己普通,不是放弃提升,而是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基础上,做的最佳选择,不强迫,但是一定全力以赴。
过犹不及,至刚易折,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弹性,才能更好的生活,享受更多的幸福。一起做个普通人吧,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