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读完东野圭吾先生的《解忧杂货铺》,这是开始读先生的第一本书。因为之前看过韩杰导演编导的《解忧杂货铺》电影,所以重读原籍时,每一幕仿佛都有一个场景在脑中。
不得不佩服东野圭吾先生小说的功力,和上次看电影时的感触相似,几个不同的人,看似毫无关联,却紧紧地围绕着孤儿院和杂货铺一点点铺开。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人物,先生都把握的十分恰当,同时写出了每个孩子的烦恼。
在浪矢爷爷看来,每个前来咨询的都是孩子,不管是调皮捣蛋的孩子,还是忧伤重重的孩子。即使是最后寄给爷爷的是一张白纸,爷爷也给他们留下了解决烦恼的办法。
爷爷留给每个孩子的又不是办法。每一封回信都像一束光,给处于那个阴霾天下人以力量,仅仅是一点点力量,也就足够了。
“通常谘商者心理已经有了答案,找人谘商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直再与我每一个选择进行关联。我发现,其实每一次人生重大的抉择,找人咨询,无非就是想得到肯定。
想想自己今年,哦,是去年,再次择校时的过程,无非就是与爷爷的这一则建议对号入座罢了。挑选了再三,问了爸妈,哥姐,最终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答案。
疲于选择,临时决定听从爸妈的意见,暂定长安大学。不是自己的选择,自己永远不会为了选择而努力。那段时间我不断质问自己选择是否正确。
最终,我固执地否定了他人的想法,坚持了自己的答案。我想,一所九八五学校,那是我一直执着的东西,问别人又有什么用呢。
每个人都有烦恼,现实生活中怎会有浪矢爷爷。也不会有解忧杂货铺给我们提供咨询。
身处世间,可能苦于无钱,可能苦于无业,可能苦于无学,找人解惑不如和自己和解。
所有的苦恼都是自己和自己过意不去,把烦恼搁置,换一个心情,过两天再重新拾起,再重新选择,又何尝不可呢。
就像爷爷说的,“我发现我的答复之所以能够对他们有帮助,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拥有正确的心态。如果他们没有想要认真生活、努力生活的态度,无论别人回答什么,恐怕都帮助了。”
并不是每一封咨询信都会有对应的答案,人生的考卷是不是单项选择,有标准答案。别人的建议只是别人对现实的理解,真真要做选择的是自己。
所以,希望你我的咨询信尚为一张白纸,所以可以任意在上面作画,一切都掌握在我们手中。
我们充满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