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想过,这次的坚持,竟然真的到了100天。也没有想过,回国旅游,过年探亲,这些事情一件件的竟然也都没有打乱我的坚持与计划。看来,真的想要坚持一件事,只要破除两个障碍,坚持一个原则,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看似那么磨蹭懒惰的我们也的确可以在自己的坚持中,做成一件事,坚持一个习惯。
障碍一 缺乏及时反馈
自从接触了时间管理的概念,了解了坚持一个好习惯的长期回报之高,我就一直在摸索的路上。尝试过打卡背单词,尝试过按照计划跑步训练,也尝试过一起床马上练习听力。可这些习惯,都是在断断续续中进行,鲜少有一个能坚持21天,总会被各种事情搁置打乱。或许,我可以找到多个借口来安慰多次失败的自己,却无法否认失败的事实。
仔细分析,大多因为这样的习惯,很难看到及时的奖励与反馈。或许打卡可以让我们获得一时的开心与满足,但比之为之付出的努力,我们的确在回报与付出的天平上很难找到平衡。
而这次,能够坚持下来的一大原因,就是找到了自我监督与外界反馈的结合点,从而有了两方面的动力。从手帐研究中承袭下来的在agenda上写下每日处理的几项主要task,让我在时时不忘内心想要完成的这件事;与此同时,分享文章与笔记所带来的阅读量与曝光,一定程度上也多多少少满足了我内心的成就感。这个阶段,本就是习惯养成的阶段,我读我写,我思我想,本就更多的为了自我提升,并没存过多的功力心思。能有些部分多多少少被人认可,已然是超过了我得预期。
每天数字的变化,社交账号上的字数积累,都是我坚持的反馈与标注。至少,在这3个月中,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并不是一个没有持续行动力的人。
障碍二 贪多
松鼠症大概是每个现代人都多多少少有的症状。我们狂热的收集资源,然后在热情减退后将这些资源束之高阁。每个人的硬盘里大约都有几十个g的英语学习资料,专业书籍,甚至是一些纪录片。我们也停不下来,在社交网站上,在微信中收藏文章,电影的习惯。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最可怕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贪多。既想健身运动,又想读书练字,还想听课写作,画画做菜。一旦开启了多个模式,这样的日子最多坚持3日,即使是不干别的,也已然累的筋疲力尽了。我们不是超人,不是每天都能想打了鸡血一样工作生活,总是要回归正常,接受我们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事实。即使是那些刷了10万加的文章,那些大牛们用一年时间从普通人逆袭的故事,也总是只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的。
现在他们是斜杆青年,看似多方面辗转腾挪游刃有余,可仔细挖掘,我们总是要有一点先先声夺人,才好找到更多的可能性。着急着一次性全部到手,往往开始雄心万丈,慢慢力不从心,最后怀疑自我。
这一次,2017年已然不小的我,不敢这样的荒唐和贪多,练习的主题,只有3个,而且一个阶段只重点突击一个。这样的我,也才能在每天的积累中,体会到进步的感觉,在每天的思考写作中,从细微的触动出发,由点及面。让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写作灵感的来源,让阅读这件事,渐渐与写作思考融合。
原则 保证可行性
我们会为自己的放弃找的另一种借口是,很麻烦。去健身,没有场地没有服装没有钱办卡请教练;去画画,没有画笔,没有大桌子,没有天赋;去做饭,没有食材,锅不合适,没有时间。。。
一方面也许我们只是知道,我们“应该“练习或学习,却没有从心底重视这件事,以至于可以为自己找到理由。另一方面,我们也的确没有认真思考,我们失败的原因,我们没有设置好一个tigger,搭建好一个环境,更便捷的完成它。
我们忽略了现实的障碍,没有从源头保障可行性,自然很难劝说心中那个懒惰的自己行动起来。比如写作,之所以简单,大约与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开始,随时随地可以思考有关。而练习演讲和绘画,我们则必须找到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或者是在社群监督中完成。或者从可行性高的事情先开始,一件件的来,一次次的提升难度,找到适合我们的组织,环境,工具。
我不知道,下一个100天我会写些什么,会有多大的进步,是不是已然不会中断。但至少内心中,我相信挑战下一个主题的100天习惯的我有完成的能力与毅力。这样的自信,不需要别人的认可,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