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自己有特异功能,在有了孩子以后感觉特别明显。今天我在隔壁房间戴着耳机听书,刷简书,突然我听到我女儿的说话声。以为她醒了,赶紧飞奔去哄她,因为当时才早上六点。
提心吊胆地过去一看,我才发现她只是说梦话了。嗯,她又踢掉了被子,睡姿销魂,睡姿我完全不理了根本纠正不了,我赶紧把她的小被子扯一点出来给盖上。
再说说早上的听书,听了《天才日常》讲的是艺术这个小社会,我听得不太明白。但两个奶奶的故事记得很清楚,一个是日本的摩西奶奶,76岁开始画画,80岁出名;一个是中国的梵高奶奶,70多岁开始用蜡笔画画哄孙女,三四年后被儿子传上网络成名。我还记住了一句话,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我想这些奶奶大概自己本身就有天赋吧,也佩服这些奶奶的身体状况,毕竟画画也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所以我们平时也得多锻炼身体啊!
不过说起天赋,是每个人都有吗?书里说做你高兴的事情,上帝会让你打开一扇窗。我大概知道让自己高兴的事情是什么,但现代社会信息太多,有时候反而会误了自己,让自己根难细致明确真正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而我或者大多数人对许多事情感兴趣,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尝试,不知道自己想试试的事情是不是正确的方向呢?有时候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磨灭了自己的兴趣。不过我也敬佩一些人的说话,一年学一件事,或许这可以让自己试试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自己在什么方向有天赋。
再说坚持或者刻意练习,这两位奶奶的成功都离不开持续的练习。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专注有效练习1000小时,你将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这个时间大概是5年左右吧,加上天赋和毅力(“加班”练习缩短年限)可能是4年。(不,我又计算了一下,如果一天“工作”10小时是8.3年,如果一天“工作”12小时是6.9年,“工作”24小时才是3.5年,感觉天赋的加成是复利效应有点可怕。)
但就算找到了喜欢的事情,保持兴趣刻意练习也很难。保持兴趣是多么难的事情,总会在半路夭折,所以我感觉得找一个纯粹的理由,不会被任何世俗的理由打扰或磨灭,这样才能坚持。
至于刻意练习,在这个网络时代,想找课程,想学习还是可以的,我觉得不混日子,一天比一天优秀,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