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餐厅吃饭时听到了如下的对话......
学生:现在身边很多同学都开始准备雅思托福了。
老师:你准备出国读书吗?
学生:我爸妈希望我出国,其实我不想出国读书,但是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准备,所以......
老师:其实特别理解......
我坐在一旁吃饭,觉得这对话很有趣。后续的“旁听”中,了解到女生是北京姑娘,高中是人大附中毕业的;和她交谈的老师之前在国外大使馆工作过,后来任期满了回国留校了。
自己不想出国,但是爸妈想让自己出国,身边的同学也都在准备,自己就变得不那么坚定了。
或者说,迷茫了。
李笑来老师曾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这次春节回家,我听到了好多迷茫的不同版本,言语中无不透漏着无奈。
L是我的初中同学,文科生,在上海读研。L是一位非常努力的姑娘,特别想要经济独立,所以研究生阶段的学费生活费都是自己兼职赚的。
她的专业是对外汉语,现在兼职做这方面的老师。也考取了初中的教师资格证,但是兼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太喜欢当老师, 家人认为女生当个老师确实挺不错的(传统意义上来说的确如此),很稳定,待遇也不错。
她说其实自己特别想去非洲,我试着问她为什么,好像也并不是很清楚。(装X/教练的能力有待提升)
是迷茫,所以选择逃离?
Y是我的高中室友,学医,今年二战考研。
他说过去的大半年里,曾一度经常失眠,每天就说两三句话,对象是吃饭时的服务员。和他一起合租的两个同学经常去网吧通宵,自己一个人本身二战压力就大,又没人说话,那种孤独可能真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其实除了不太给力的周遭环境,关键的是这半年经济上还是要依靠家里(同级的要么考上研究生,要么工作了,相对经济独立了)。
这多少让他有点愧疚,毕竟当年在高中也是个学霸。
这是想要经济独立却暂时不能够的迷茫与焦虑。
大年三十上午,我叔叔跟我聊天,让我劝劝我妹妹。
妹妹比我小两岁,从小学习钢琴,一路考级,高考走艺术生路线,去年刚刚在沈阳音乐学院毕业,现在在大连工作。
叔叔特别想让她回老家,考个教师或者公务员,妹妹却不太感冒。平时我叔把这些考试的信息发给她,她好像也不太上心。我叔觉得我俩是同龄人,没有代沟,应该能劝服她。
只是没想到一上来就被我拒绝了,而且还把他“教育”了一顿。
我特别能理解我叔的感受,妹妹是独生女,从小也没吃过什么苦,叔叔不放心她一人在外。我叔是他们那一辈很有出息的人,正式职工,不用出苦力;婶婶是小学老师,两个人的工作都极其稳定。所以,她也希望妹妹能够尽快稳定下来。
Hold不住孩子的迷茫。
我拒绝叔叔是因为我更加理解妹妹,虽然她比较内向,但是有自己的想法。
在外边上了四年大学,见识到了家乡这样的小城市没有的东西,想法自然就不一样了。就像我在青岛待了四年,觉得以后在这安家不错;后来来了北京,又有点“看不上”青岛了。
和那么多人聊完之后,我发现迷茫/阶段性迷茫是个很常见的现象。
我刚来北京上研究生那会,很不适应,甚至曾经一度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后来,我并没有退学,因为我发现了比那张毕业证更有意义的东西。
我见识了很多牛人,他们有趣而且谦逊。那我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顺便也拿张毕业证呢?
朋友说羡慕我的生活,因为看我朋友圈经常发些看上去很有趣的东西,甚至有点高大上(偶尔装X用英文)。
因为我们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迷茫、焦虑是很正常的事情,阶段性的迷茫也是常有的事。
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陷入思维的怪圈,一直出不来。
如果把问题比作锁上了的锁的话,那钥匙一定在别处啊,所以,你一直盯着问题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啊!重要的是,你要看清迷茫背后的原因。
是因为想要更多的自由吗?
那你要知道这个公式:自由=能力—欲望。
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清晰了,要么提升能力,要么降低欲望。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今天解决不了的事,不用担心,因为明天也解决不了。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很多问题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解决的,但是也有些问题,其实在你想明白的一瞬间就解决了。
下次你再感到迷茫、长期感到无聊、觉得生活没意思的时候,尝试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
无聊意味着你需要尝试些新东西,培养兴趣;焦虑则意味着你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反焦虑思维》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我也放在这供你参考:
1.心智游移(Mind Wondering),即我们平时说的“开小差”;
2.正念冥想。从简单的行为开始,比如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或是行走、留意自己的动作。
3.未来导向的思维。利用积极的自我实现预言,积极地设想你所期待发生的场景,比如想象未来五年内自己最成功的模样。
希望感到迷茫的你能够尽快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