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想过的事情吗” “有时会”
“过去的事情你后悔吗” “过去啦”
从高三开始那段恋爱经历了无数分分合合,那时的快乐好像就是桌角的一杯奶茶,晚自习后一起吃过的夜宵。男孩以学习为借口的分手后,我在别人嘴中得知他是为了找前女友才给出我如此荒唐的分手理由后,我对脑海中半年多的相处时光,打上了“可笑又虚假”的标签。
她们说女孩子总归感性,高三毕业离校那天,男孩子主动加了我,我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把那些原以为“可笑又虚假”的行为,归为我们还小,免不了有些错误的做法 后面的相处,经历了一年多的异地恋,跨越了1300多公里,我们也曾为了多见对方一面,偷偷攒钱买车票,男孩也曾在我生日那天准备惊喜,为了我在远离家乡的大学能有个难忘的生日;我们也曾发过无数的小短文,说过无数的承诺,幻想过无数的未来
也许因为异地的缘故,也许因为三观的不同,我们异地的一年多矛盾越来越多,也许是因为一条迟回的消息,也许是一个话题的不同看法,又或许是因为参加有异性的集体活动等等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脆弱,分手又和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遍,到最后我好像也麻痹了,那是一种生气的气话,还是真的要结束了,不知道是对他迷茫,还是对自己的迷茫。
说起来我们也曾经为对方改变过,男孩不喜欢发小短文,可是我喜欢,他接受了也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我本来大大咧咧的性格,因为男孩也尽量温柔注意细节;本来都是暴脾气的两人,每次都学会了主动道歉,但是是不是到最后道歉多了,也是成了不走心的过场呢?
最后一次吵架,是因为我帮弟弟问学校,联系了好久没联系的异性朋友,在我眼里是正常的交流,在他眼里是没必要的沟通。甚至从他嘴里说出了“勾引”这类很难听的词,在他眼里我的异性朋友就都该封杀,甚至因为沟通无效,我们竟然在大街上拉扯了起来,不知道哪里来的坚定,我结束了这一场快三年的恋爱。那天我们没说再见,背过身后就再也没见。
也是那时才知道,我的世界是多么小,因为恋爱,我的社交圈好像就已经消失了,大学的新朋友似乎在那时也没有精力去理会。原来我也迷茫到围着一个人转,我的朋友也停留到了两年多前。
很多身边的朋友来安慰我,我都告诉她们我已经不纠结了,我已经想通了。可只有我自己明白,那900多天的日子,有多少磨合和相处,可是我的骄傲不允许我把这崩溃的日子告诉别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一夜之间,我的心判若两人。
我在想到底什么才是答案,是阚清子的七年“你爱过大海,我爱过你”吗?
我是该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我有多悲伤,多怀念吗?还是要和朋友们分享我在这段恋爱里多么尽力,男孩多么不堪吗?还是要告诉全世界我再也不相信爱情?还是每晚在网易云里寻找相似的经历,告诉自己他不值得,我值得?
可是我也害怕啊,也不是我不勇敢,而是那种坦诚过后,努力过后,又毫无痕迹的感觉的太糟糕了。但我也坚信只有我自己才真正能说服自己,得出属于我自己的爱情观。这个年龄的我们好像都很着急,急着超越,急着相爱,急着忘掉,急着释然,急着放下,可是我沿路边走,常常在想,我到底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要记着,为什么要忘记,为什么要怀念,风一挂,思绪就又乱了,又是什么匆忙的把我安装回去,什么是我,我不知道。
我想了很久很久,听了许多许多歌,看了好多好多别人的经历,还是觉得在那个热烈又幼稚的年纪,难忘就难忘吧,遗憾就遗憾吧,想骂就骂吧。事实上,我根本没有做好自己的准备,我这迷茫和焦虑的二十多岁,我一直以为我的二十岁可以蹬上高跟鞋,有段梦幻的恋爱,可以随时奔赴大海,看落日余晖,但事实告诉我,我还在寻找自己的路上,比起虚无的快乐,每天认真听讲专业课,好像更能令我心安;身边的我们好像都是一样的,一边崩溃自责,一边又在拼命自愈。
当我时隔许久在谈起那些过去的快900天的日子,发现能将我从那消沉的日子拔出来的从来都不是时间,也不是安慰,而是你发自内心的释怀,你可以消沉也可以抱怨甚至崩溃,但一定要懂得自愈。谁又能一如既往不改初见时的模样,或许我们都有无法言说的遗憾,他或许留在眼睛里,又留在岁月里,最后消失在人海里。
所以我依旧要在这个快餐年代,要热烈,要坦荡。我们这一生风雨兼程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不论顺风还是逆流,用心生活努力向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祝你也祝我!
最后我的意识是“谢谢他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