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的定义明确之后,来看看说谎的主要方式:隐瞒事实与捏造事实,所谓隐瞒,说谎者只是保留某些事实不说,而未说出任何不实之事;捏造则更进一步,说谎者不仅保留真实的一面,而且无中生有。欺骗想要得逞,通常是要结合隐瞒和捏造,但有时候单是隐瞒也可以达到目的。
而说谎者用什么方式欺骗好呢?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说谎者通常比较喜欢隐瞒真相,而不是捏造事实。隐瞒有很多好处,首先,不需要造假,所以隐瞒比捏造来的容易,其次,隐瞒的成本也较低,我虽然不说出来,就算被发现说谎,自己也有路可圆:“我只是忘记和你说了嘛”,而且通过隐瞒这个方式说谎,说谎者内心的罪恶感与恐惧感都会降低(说谎者的情绪因素我们将在之后的内容提到)。有些谎言光是隐瞒还不够,一开始就要捏造事实。举个在熟悉不过的例子,为了要获得一份工作,谎称自己有工作经验,也不光是隐瞒真相就能过得去;没有工作经验的事实固然要隐瞒,还得捏造一套相关的经历才行。
情绪对说谎者和抓谎者都是极为重要的观察因素。当某种情绪必须被隐瞒的时候,捏造对于隐瞒来说就变得极为必要,要知道,隐瞒此刻正在感受之中的情绪要困难很多,特别是那些说来就来而且非常强烈的情绪。抓住这一点,对说谎者来说,要隐瞒这个情绪就得捏造,装出另一种并非真正感受到的情绪,因为隐瞒情绪而露出的破绽,也可以借此掩盖。对于抓谎者来说,面对你的抓谎对象,就得考虑情绪因素,要去思考说谎者为什么要说谎,他的情绪应该是怎么样的,要是与说谎者的对话当中能不断刺激他的真实情绪,也就有希望获取到更多的破绽。隐瞒强烈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上面具。面对面跟人说话时,为了不泄露情绪,最管用的还是搬出另外一种表情,即使是伪装出来的。伪装的情绪不仅可以产生误导作用,而且也是最佳的掩饰道具。当情绪感受十分强烈的时候,保持面部冷漠和手指静止都是极为困难的。外表看起来喜怒不形于色是最难保持的样子,但摆出另一种姿态,用另一套能借机为真实情绪提供出口的行为来回应质疑,则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