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前文提到的安全感,主要是有三个问题还没有写。所以在今天补上,深入思考关于安全感和信任方面的内容。
1.你身边一定有不少貌似能力很强却又其实并不得志的人……想想看,那是因为他们在哪方面过分追求安全感导致的?
能力很强却不得志。我想到了之前的主管,他是做PC的,排生产计划。能力很强,知道了解很多,是共和党,保守主义者。
但是我入职之后他工作没几个月就辞职了。在这个岗位上并不得志,能力和才华没有施展出来。我对他有什么印象呢?
首先就是擅长自我反思,遇到问题,会先想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有出过错吗?如果没出错,再要求别人。
其次能力很强,可以协调处理很多关系。我入职时他就是部门的主管。能做主管本身就说明很厉害,在某些地方是很优秀,要不不会升职。
还有他说工作是为获得工资不得不付出的劳动。这让我感觉,他好像没办法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当然我也不能。
但是我觉得有的人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愉悦快乐这些。这种人的竞争力肯定会比这种在工作中只有被消耗感觉的人要强。
有的人会从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存在。感受到愉快和满足,那么自己与工作的之间关系是滋养的关系,而不是被消耗的关系。
他排的计划一点都不能改,必须要按计划执行。我觉得这涉及到了安全感。他不愿意放弃自己有掌控的、感觉到安全的这部分。
也不相信,别人是跟我一样努力的。我觉得能出来工作能上班,大家都是想把事情做好的。只是每个人处事方式不一样,大家会有些差异。
2.你有几个百分之百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完全不用考虑了?(相当于说,在那方面放弃了全视角,自己盲区也无所谓)
现在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但感觉没到百分百。跟她在一起时,我就安心听她说话。和 她一起思考,一起感觉快乐,很多时候我们站在一个角度一个频道。
在这个过程中,我放弃了哪些安全感?我愿意靠近他,就是相信,他不会突然拿刀出来捅了一下。相信他对我是友善的,遇到事情他会站在我的角度思考。
因为我也是这样做的,他说的话都会进入我的脑海和我的心里。好像我的防御对他是不起作用的。我们之间的交流没有屏障。
还有一个我很信任的朋友,联系的频率不多,但我很信任他,因为他比我更厉害,不图我什么。我有的他都有。
看到我的朋友,我发现我对安全感的要求好高。在我朋友的眼睛里、状态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样子。
还有一个朋友是,我们都喜欢同一类的剧。我很喜欢看他为他喜欢的剧高兴的样子。那种兴奋那种神采飞扬,那种特别满意的状态,是我向往的。
看到那样的他,我就想有一个那样的我,有一个那么热爱的我。会觉得这是有热爱特别值得开心的事。唯有热爱,可抵生活漫长。
朋友投射了我渴望的、我需要的关系,是信任关系。什么样的关系是我会信任的?首先是在一个频道上,志同道合的。
我们能说到一起,他说的我感兴趣,我说的他很喜欢。我们的情感和情绪在一个频道上,情绪的流动是顺畅的,没有障碍的。在关系中能得到对彼此的滋养。
其次是类似的。感觉我们是同一种人才会在一起。在他身上我能看到自己的样子,所以我信任他。其实我在很多人身上看到过自己的样子。
有时美好,有时笨拙,有时差错,当我在对方身上看到这样的自己,我会觉得他是可以原谅的,是值得信任的,哪怕他这一次搞砸了这件事情。
3.如果你的另一半极度缺乏安全感,你要如何做才能让他或她与你共同升级?
我在以前看过一个观点,正是他缺乏安全感才是我有安全感的底气。他的不断询问,需要,可能真是有安全感的来源。
也有可能他的生长环境是匮乏的,就像溺水的人想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生活中习惯性的去抓住点什么,才让自己感觉安全,感觉舒服。
我想我会陪着他,去体会不同的感觉。去主动给他制造,让他觉得安全的惊喜,礼物什么的。最重要的是会和他一起成长。
一切安慰,互相扶持,走过这一段不容易的路。李松蔚曾经说,安全感不一定是个心理问题,可能是性格特点。
开始一段关系很多时,有时会不由我们控制。有安全感的人,会选择性的忽略,不受自己控制的这部分。而没有安全感的人,无法置之不理。
认真想一下,缺乏安全感的人,好像是更理性、更清醒的那个人。他的纠结和在意,是因为真实的看到了风险,不会因为眼前的甜蜜和幸福,而忽略未雨绸缪。
好像这没什么不对的,甚至在生活中是有优势的。提前做好了准备,不慌不紧张,可以在事情发生时有更好的应对和结果。
其次缺乏安全感。可能不是固定的性格特征,而是某个阶段的反应,每个人可能都有在一个阶段缺乏安全感。我更认同这个观点。
当两个人关系变化,进入新阶段,产生强烈的不确定,从而患得患失,情绪敏感,甚至产生应激反应。
或者工作生活出现重大转变,两个人突然对新的相处模式,产生不习惯和不安全感,是特定阶段的产物。更合适的方法是就事论事,处理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对方贴上没有安全感的标签。
有安全感的一方,要意识到正是对方的不安,给予我们安全的勇气,这段关系是不平等的,我们被给予了更多的安全感和力量。
也就更有责任去引导和陪伴对方一起走过这段时间。什么叫高手?高手就是一眼可以看到事情的本质,再调整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推动让事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在不同时间,我总发能发现那些很厉害的人,心生向往,羡慕嫉妒恨。同时很想知道怎么成为这种人?
那么当下次我再心生向往,羡慕嫉妒恨时,就要写文章反思一下,如何成为这种类型的人?就比如上面李松蔚说的这句话。如何才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呢?
把专业知识学透,基础打牢,多实践,多咨询,多接个案,培养自己对关系对人的洞察。积累这些能力和经验,直到有足够的影响力。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