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份我回了一趟家,当时正好表姐在乡里的小学当老师,我就去看了看。
那是我以前上过的小学,是乡里的中心小学。我入学是在1996年,2003年小学毕业,1年的学前班加上6年的小学。记得我上6年级的时候,6年级有3个班,5年级也是3个班,每个班大概60人左右。加上一年级到五年级,学校总共大概500人。
那时候乡里有一所中心小学,5所村小。村小只有一年级到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要到中心小学上。粗略算一下,乡里所有小学生的数量大约有1500人。
2014年我回去的时候,表姐告诉我村小已经全部撤掉了,现在乡里所有的孩子都在中心小学上学。而现在中心小学的学生人数不过两百人。
才过了20年,为什么数量减少如此之多。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每个家庭平均生的孩子数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家长都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县城的私立学校去念书。所以中心小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不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记得表姐的办公室里有一堆作文本,我随便翻了翻。印象中几乎是没有孩子能把一句话写清楚的。没错,就是把简单的一句话写清楚让人能读懂。也许是有能写清楚的没被我翻到吧。记得我们那时候,每个班有一半的人是写不清楚一句话的。我那一届小学毕业的,粗略估计考上本科的人数应该不超过10个,比例大概是1/15。
另外一个鲜明的对比是我外甥和老婆的表妹。我外甥2006年中出生的,老婆的表妹是2005年底出生的。去年国庆节外甥来我家,他们老师要求他们每天写日记,他的日记我看过。简直惨不忍睹,错别字就不说了,一篇日记十句里有九句念不通,而且一篇看完了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老婆的表妹的作文我也看过,简直不是在一个层次,比喻、拟人等等修辞都已经开始用了,我都不敢简单地以句子能不能读通顺来评价了。
前几年,每次外甥来我家,我都会问他各科的考试情况,去姐姐家的时候我还会找外甥的试卷来看并且给他讲解。现在我释然了,不是所有的人适合走读书这条路。至于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我也总结了一二。一个原因是和学校有关,我外甥最初是在村里的小学上学,后来高年级去稍远一点的公立学校。而老婆的妹妹上的是县城里比较好的学校。另一个,我认为是主要原因,姐姐和姐夫常年不在家,外甥由爷爷奶奶带大。据说外甥的奶奶好赌,爷爷性格懦弱,他放学了没人会管他,也没人会问他在学校的情况。而老婆的妹妹家境在县城里算比较好的,家里也比较重视上学。
有时候我觉得,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上面说了我当年上小学时的情况,下面说说我上初中的情况。2003年我小学毕业,到镇上上中学。当时镇上一共两所中学,我上的这所人数较多。初一开学的时候有9个班,每个班接近90人。其中有两个班是实验班,是根据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成绩挑选成绩靠前的学生分出来的两个班。粗略算一下,2003年9月初一入学的人生大概是800人,另一所学校的人数少一些,具体的数字不知道。到初三毕业的时候,只剩下7个班了,而且每个班明显没有初一的时候那么拥挤了。粗略估计,我们那一届初三毕业的人数大概是不到500人。
这减少的300人去哪里了呢?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直接出去打工了,还有一部分人是在初三毕业之前去技校了,经过简单培训也进工厂了。我们那个县从2002年实行改革,学费大幅减少。这减少的300人绝不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几乎都是读不进去书的那种孩子,还有少数是因为品行太过恶劣被学校开除的。
剩下参加中考的500人是什么情况呢?据我所知,2006年我们那一届考上县一中的有16个,剩下的上二中的估计30多人,上三中的估计三四十,剩下的有的是上四中,有的是上实验高中,有的是上理工。据我估计,那一届的初中毕业生中后来上本科的人数大约不到40人。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本科人数占初一入学人数的1/20。
以上列出的这些数字是十几年前的数字,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会送孩子去城里上学,农村学校好一点的老师也会被城里好的学校以高薪挖走,这就导致农村好的学生和好的老师都比以前少了。这些情况都让人担忧。
2022年07月27日11:51:18 更新
附我外甥2021年中考成绩(湖北省随州市)
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