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家公司从业五年,7个岗位
过去二十多年里,“精要”两个字对我更多的是奢望,尤其是参加工作之后,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得到领导的赏识,几乎什么活都干,同事、朋友让帮什么忙更不用说,不好意思拒绝他人,我所在的公司岗位除了软件开发工作没做过之外,其余岗位一个不落,例如网站编辑、人事招聘、销售人员、行政文员、网络推广SEO、讲师、PS图片设计、项目负责人,同事送给我了个外号“全能王”、我自嘲说:我就是公司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所以给外人造成的假象就是绝对是事业型的女强人,每当听到这话,我都哭笑不得,因为我心里明白,虽然这么多岗位对我来说虽然处理的还算顺利,但是我的方向在哪儿呢,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作为老员工,当然要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但是员工的发展与提升也尤为重要,在公司五年,以上的种种岗位都是听从领导安排,我从来没有问自己愿不愿意,由于这种不敢拒绝的行为导致了领导以为不论给我安排什么工作,我都能服从,绝对是最佳员工的典范(呵呵。。。再次自嘲一下),但自己心里却不开心,我不想再这么下去,所以今年的工作安排中,我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及价值意义判断,做更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为此也拒绝了一些领导的安排,当然我也会向领导说出拒绝的理由,值得欣慰的是,领导一开始会很不习惯,以为我变了,怎么不听话了啊,学会反抗了?但慢慢的,领导发现由于拒绝一些无用无价值的工作,其他工作看起来更高效了,现在再处理一些工作,他会说:这件事你怎么看?这个工作交给你,你觉得怎么样?所以“精要”二字对我越来越重要,偶然机会,接触了《精要主义》这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和方法对我的工作和生活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本篇文章将与大家分享4点观点心得。
2. 精要主义和非精要主义有何不同?
如果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优先顺序,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就像我之前的工作状态那样,整天忙的晕头转向,却不知道意义何在,当时的我就是没有意识到精要的重要性。书中已给列出精要与费精要之间到底有何不同,思考一下自己是何种类型?
总结: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的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许,要学会拒绝。
3.向别人说“不”六个原则
(1)把决定和关系分开
当别人让你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如果拒绝,会破坏了两个人的关系,你要知道你拒绝他的要求并不等于否定了这个人,所以在拒绝之前不要有压力,你拒绝的是这件事而不是这个人。
(2)说不,并不表示必须使用“不”
精要主义者是选择的不,而不是说不,可能在某个时刻,说不会更直接一点,但是能温婉的拒绝就不要那么生硬,比如说:
你能想到我,真让我受宠若惊,但我恐怕爱莫能助“;
我非常愿意,可是我已经力不从心了怎么办?
(3)关注权衡取舍
你要考虑答应别人的需求会牺牲你什么?对自己牺牲的什么考虑越清楚,拒绝就变得越容易。不要认为你什么都能搞得定。举例:同事让我给他做一张图片,我如果答应了,我的PPT就得拖到明天才会完成,领导肯定不高兴,而且PS本来就不是我的强项,所以我会礼貌的以PPT交稿时间有限拒绝他的要求。
(4)自我提醒
不是说任何人找你寻求帮助,你都要自我提醒:我应该拒绝。而是说,别人在向你寻求帮助时,其实是和你做的一种交换,换取你的时间、你的人脉关系,等等,你要明白你牺牲的时间是不是有价值,如果没有,就提醒自己不要随便答应请求。
(5)说“不”要用人气换尊重
拒绝别人,肯定对方短时间内不太好受,甚至气氛,拒绝的不利之处是显然看得见的,但是有利之处短时间内就不容易看见。
尤其在职场中,比如客户要求你提出2套解决方案,你说:我非常忙,我只提供一套,肯定能解决你们的问题,至于用或者不用都由你们决定。这样的回答,客户一开始肯定会觉得你态度有问题,但当看到你提供的解决方案正是他们想要的时候,他对你会很尊重。
(6)适当时候,给别人一个明确的“不”
有时候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该明确说不的时候千万不要模模糊糊的说,比如有个问题你解决不了,就可以直接说:不好意思,这个已经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我做不了。而不是说:我会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会给别人造成误导,你到底能做还是不能做呢?还不如直接说明白。
4.精要主义者淘汰衣服的方法:
尤其是女孩子,衣柜里满满的衣服,每当整理衣柜的时候,处理旧衣服成了纠结的难题,到底扔还是不扔呢?书中作者介绍了一种方法,可做借鉴。
不要问你自己以后还会不会穿,试着问以下三个问题:
(1)我喜欢这件衣服吗?
(2)我穿上这件衣服好看吗?
(3)我穿这件衣服的次数多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这些衣服就该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