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我34岁那年,女儿雅贝贝在我激动的泪水中,在家人无限惊喜和期盼中,呱呱坠地。
她粉雕玉琢,活泼灵动,双眼炯炯,嗷嗷待哺。
我知道,那待哺的,不仅是她仅52厘米的小身体,更有她那饥渴如一张白纸的纯净心灵。在她还在我肚里时,学哲学的我,某日在品读哲学书时,就已给她取了一个虽平常却凝聚了我热切期盼的名字:静雅。但,她的心灵的画卷将要成为一幅优雅宁静大气的水墨山水画,还是一幅乱七八糟的涂鸦,取决于作为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我给予她的心灵营养。
如何谱写这样一幅初生的纯净的画卷?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需要深思、必须面对、无从逃避的重大课题。
一路艰辛求学20多年,从幼儿园到研究生,从中学教师到高校教师、心理咨询师,我在我的教科书里辛勤翻阅,在头脑里苦苦搜寻,竟发现,没有学过一门关于如何育儿的课程,书架上几乎没有一本关于如何育儿的书。
怎么办?
想起那句话,你人生中遇见的任何难题,其实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他人都遇见过,并且,那些最有智慧的大脑早已把他们写成文字、写成书本了。我所需要的,只是,学习犹太人,遇见人生任何难题,向“书博士”请教。
于是,开始买回来一摞摞的关于育儿的书籍,开始抓住点滴时间去研读品味并按照理论实践。
某一天,读到一些有关书籍,如《朗读手册》《为爱朗读》的书籍。那些书上面的理论和案例深深让我折服,也让我觉得前路似乎豁然开朗:我天性愚不可及、慧根本没,可孔子、庄子、老子、王阳明、曾国藩、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他们聪明且智慧,我可以请他们来帮忙教育孩子啊。我不活泼不灵动,那些绘本大师,如安野光雅、宫西达也、艾瑞·卡尔、谢尔·希尔弗斯坦、莫里斯·桑达克、李欧·李奥尼、安东尼·布朗、大卫·香农、麦克·格雷涅茨、苏斯博士……他们有活泼泼的文字和绘画。我不会讲故事,可我可以请格林兄弟、安徒生、罗尔德·达尔、林格伦等大师来给娃儿讲故事啊……我缺乏想象力,可有中国神话,希腊神话,西欧神话,印度神话,印第安神话……等这些人类文明的珍宝来开发我娃儿的想象力啊。
茅塞顿开的我,心潮澎湃之际,开始给孩子买回来一堆一堆的绘本,童话,神话,长篇小说。娃儿三岁时,已拥有五百本以上藏书了。随着家里藏书上万,十二岁的雅贝贝,藏书也超五千本了。
当然,仅仅拥有不足为奇、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了不起的智者的智慧变成娃儿心理的营养。
于我们这十二年的经验,可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一到六岁的亲子共读,几乎以绘本为主。此阶段的娃儿不识字,总是妈妈读文字,孩子看图画。阅读时,妈妈常是一只手捧书,一只手给娃按摩背部。娃儿呢,享受着文字,也享受着母爱。每天亲子共读时间平均至少三小时以上。在寒暑假,有时一天高达七八小时。
第二个阶段。六岁到小学二年级这个阶段的亲子共读,以童话故事尤其是长篇小说为主。此时,我们读了大量的神话,童话和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小说,比如上文提到的林格伦、罗尔德·达尔等。他们的全套都是十多本,我们一本接一本的朗读,直读到妈妈喉咙冒烟。尤其是睡前朗读,几乎从不间断。就这一两年,我们读了上百本长篇小说。瑞典儿童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雅贝贝听过上百遍。那是真正的深度阅读。而这,培养了孩子在现代电子产品满天飞的碎片化阅读时代人们最稀缺的一种能力——专注力。根据阅读学的理论, 培养一个孩子专注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对一的阅读。年复一年的亲子共读,让雅贝贝在这一点上,是胜出大部分同龄孩子的。所以,现在十二岁的雅贝贝,一旦沉迷于哪一种活动,便会全身心投入。比如,喜欢唱歌的她,现在不知不觉偷偷学会了唱四种语言的歌曲:英语,韩语,泰语,日语。英语歌和韩语歌都会唱几十上百首。
第三个阶段。从小学三年级到四年级。这一年多,我们的亲子共读有了新的内容。那就是,我们开始学英语。当然,还是亲子共读。只不过这一次,我是老师,孩子是学生。事情缘起如下: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娃儿考试回来,哭了。 她抽抽搭搭着说,自己的语文和数学考得不错,似乎是第一。但是英语只考了90分,而很多同学都是100分。我安慰着娃儿,告诉她,遇见事情向书博士请教,肯定是没有错的。于是,我照例从网上找回一堆大概有四十多本关于英语启蒙的书籍,一一研读,然后,等我研读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在三年级的那个寒假正式开始几乎是零基础上的英语启蒙。
那时,我们每天几乎雷打不动的一起共学一个小时。两个月后,英语老师惊呼,娃儿英语进步神速。八个月后,娃儿已经可以阅读简单的英语原著了。一年以内,娃儿可以比较流利的阅读《哈利波特》这样的英文长篇小说了。
这段时间,我花了几万元买了许多有趣的英语书。
刚开始买的是分级英文绘本,然后开始买回《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等这些原本她很熟悉中文的英文原著。然后,母女俩还是亲子共读,她读一段,我读一段。同时,我们也看英文电影,读英文电影的台词,并让孩子表演电影。所以,孩子的英文学习速度非常快。
第四个阶段。那就是从孩子可以读英文原著后到现在她进入初一。这个阶段,我们开始一起学世界历史,我在历史里用上我的专业知识:政治学、心理学、哲学、思维科学……并且,综合了文学、地理、人类学、宗教等各科知识,希望知识综合而来的智慧可以启迪她,让她全面进步。
还有一个阅读方式,那便是我们的“万卷书、万里路”的旅行。万里路,不仅是阅读大自然,更要阅读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我们每年出行,出行的方式是别具一格的。出发前,我们会带上世界地图,中国地图。还有当地的历史书,地理书。倘若是火车出行,出发前,我们会以游戏方式猜测下一站是哪儿。我们每到一地,一定会把当地车站拍下来,回家在地图上画出出行路线。在当地游玩,要讲当地的人物故事,历史典故,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特色。每到一个城市,首当其冲的,一定是去当地的博物馆。
回想这十二年,感慨多端。雅贝贝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一直就是。我这个妈妈也是来自中国最底层的农民的后代。但,我们怀着赤诚之心,怀着对人类文明的无限崇拜,对先知智慧的无限仰慕,一路探索,一路渴求,不停追问,到如今,娃儿和妈妈都增加了一点点知识,寻到了一点点智慧。这是书本,是那些伟大的智者用他们的心血浇灌出来、奉送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愿意洗净铅华、虔诚迎接。
前路漫漫,雅贝贝十二岁了,但,也仅十二岁。如何让亲子共读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更好的用人类智慧的结晶浇灌她的心灵,给她的心灵画上优雅宁静的图画,是摆在我这个母亲、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我当一如既往,毫不懈怠,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