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基本上是这些,下面我详细讲一下我目前的手帐使用情况吧~
一、计划手帐
晨光TN 一 自制pat-mi内页
使用频率:每天
每两页代表一周,右侧是每一天对应的日期和一年的第几周。方便查看本月大事件。避免了以前过得稀里糊涂不知道是第几周。标记醒目有紧迫感。虽然写得有点乱。
我通常是前一天晚上写下第二天的To do,像洗衣服这种事无巨细的都会写进里面。月末时写下下月计划和要看的书籍电影清单。
然后按照To do list把事情一件一件做完。我对自己要求比较宽松,因为你猜不到会不会加班或者会不会有其他事情可以干。因此做不完的事情也不必当天必须做完再睡觉。到了中年少女这个角色,熬夜一晚,要靠一周来补,实在得不偿失。
而且我觉得计划这个东西并不是列了就必须按时完成的,它是可以不断调整不断修正的。我们做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找准自己的秩序,在行动中完善计划,而不是让计划追着跑。
贵的本子也不是舍不得买,只是觉得自己的手帐排版还没有做得很好,也还没有固定自己的手帐体系。怕半途而废了。
其实贵的文具当然有好的使用体验,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实用工具来说,买一个适合自己的,且买得起,也用得起的就好。有的人吃土买了贵的本子,又舍不得用,那就真的是太浪费了。
二、复盘手帐
趁早极少数手册(日复盘)
使用频率:每天
这本我三月份开始用的,用来做日复盘。
里面的设计有:时间轴、三个目标、用餐情况、学习计划、财务管理、总结。对我来说很够用,不需要画格子,节省时间。
时间轴可以记录自己每天做了什么。工作方面我有工作手帐,暂时用不到时间轴,然后我就用它来写:小确幸、学习实践、反省改进。我觉得这三个内容都很重要。
学习实践和反省改进,是很早之前从《30岁的每一天》学到的。主要写学习的内容、自己应该怎样去实践。反省的内容、自己应该如何去改进。
比如:我是拖延症晚期需要改正。解决方法就是,跳出舒适区,去做觉得麻烦的事。
反省问题时,也要写出解决方案。这样目标就会越来越准确。就不会觉得迷茫,也更有信心去改正。
左上角是摘抄一段紧扣反省主题的激励自己的话。
Dokibook家的TN手帐一周计划内芯(周总结)
使用频率:每周
这个手帐我是用来复盘用的。复盘每天的收获,每周的总结。主要记录类似圆梦计划的大事件,也就是反思自己一每天做了什么,每周做了什么。翻开会有小小的成就感。
前面我说了,我的计划手帐会列一些计划,完成完不成的都在上面,有些凌乱,看起来焦躁不安。而这本复盘手帐只记录我已经完成的计划。
通常在一周结束后,根据我的计划手帐和日复盘手帐统一整理。
复盘可以让我看清楚自己哪天效率高,哪天偷懒。哪些时间不能浪费。利用生命之花来复盘,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缺陷。然后修正接下来的计划。
例如:从一月份的生命之花看,一月份我并没有安排娱乐时间,因此二月份除了出去旅行之外,我还会安排参加一些社群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而且我的运动量跟预期的远远不足,因此二月份我会注意有时间就安排运动。
一月份最有成就感的事:圆梦计划中,我完成了2017年想要创建手帐社群的年计划。也完成了梦想清单中2018年想要去看陈鸿宇音乐会计划中的一半一买了三月份的票,订好了酒店。并且重新开始写作阅读。这些事情都让我对明天充满期待。
通过每天的计划复盘,减轻了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复盘的工作。让我觉得复盘是个轻松愉快的事情,成就感油然而生。
想起安东尼的那句话:那些 我们一直惴惴不安 又充满好奇的未来 会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觉得它们是明亮的
三、️日记手帐
使用频率:不定
日记这个东西我觉得是比较私密的,用来管理情绪的工具。
通常我都找个阳光明媚又不用上班的一天,把一周的手帐拼贴好,后面直接往上写。我非常享受拼贴排版的过程。虽然拼贴得并不是特别美观
日记是我坚持了最长时间的产物。但我觉得日记这个东西对我来说不适合天天记。我是一个情绪动物。读高中的时候,我在学校从来不写日记,一是没有时间,二是不想被别人偷看。当时真的就有一个女生的日记在宿舍被偷看,内容露骨。当然我不会写什么露骨的东西,但是就算没有秘密也不想被别人看。
当时一个月只能回家两次。因此每次回家我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写日记了。现在想起来当时应该特别有仪式感。我都是在回家的那天写下我的少女心事,写下需要发泄和调整的小情绪。我这个人真的很会调节自己,前面写:真的不想努力了啊,后面就会给自己加油打气。我检查过我的日记,几乎每一篇都是前面负能量爆棚,后面正能量满满。我觉得这也是日记的魅力,它会让我反思自己,重整旗鼓。
不过后来,因为我要去青岛读大学,觉得日记不能带走,也不能被家里人看,那个暑假我把从小到大的日记、纸条,统统被我处理掉了。
2015年我接触了手帐,买了每日一页的手帐。也尝试过每天都写日记,但在实践中我发现,每天都记,根本就不存在有仪式感,反而变成一种任务了。因为我每天的生活都很规律,每天没有特别开心也特别难过的事情发生,也没有多少情绪变化。
所以我现在的日记是自填日期的。有时候写几句,有时候写几页。都是不固定的。但每一次书写都是有仪式感的。写完之后,会感觉特别平静或者充满正能量。
四、电影手帐
使用频率:看完一部电影后
这个就没什么特别的啦~
因为大学的时候几乎把豆瓣评分高的电影都看了一遍,但没有记录的习惯,几乎全都忘了内容。所以我觉得,看完不是目的,总结输出才是正道。否则,真的看完就完了呀~
今年买了一本专门的电影手帐,排版设计很棒,不需要我耗费时间去画格子。如果能写满一本,也很不错呀~
五、读书手帐
使用频率:读完一本书后
为什么要写,原理同电影手帐。避免看完就遗忘。这本只记录书籍的大概内容。
我有专门的详细分摘抄手帐,散文随笔可以摘抄句子,专业性强的书籍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记录。
我还有主题阅读的手帐。是活页的,方便增加和调整。
但是感觉摘抄的效率太慢,我正在尝试使用印象笔记。工具书可使用思维导图来学习并实践。 输出可用幕布整理文章结构。
六、旅行手帐
使用频率:旅行前后
目前是记录一些出行前的攻略和旅行的过程感受。
为什么要开旅行手帐呢?虽然现在出去的少了。以前的时候我可经常一个人出去旅行的。记得2014年去南京玩之前,我用一张白纸写了一些景点攻略。按照攻略一个一个走遍了。回来却发现,那张纸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觉得特别特别遗憾。
所以以后我就打算用它来记录我的旅行啦~
七、其他手帐三本(社群管理、灵感记录手帐。记账、食谱手帐。每日精进、知识点手帐)
社群管理、灵感记录
这个本子有两个内芯,记录我的社群活动的灵感。以及我自己的灵感语录。
每日精进、知识点
这个本子和上个本子一模一样,记录我的每日精进打卡内容。以及每天收集的小知识或者好的句子,以便输出时使用。
记账、食谱
这个也有两本内芯,月计划内芯用来记账。后面用来记录食谱,菜谱等等。最近有点废弃。
好啦~以上就是我分享的“我的手帐体系”的全部内容,别看我本子多,我都是选择性的记录,并不是每天都记录,每天使用最多的也就一两本。
我觉得市面上的手帐设计几乎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的所有需求,我本身也是手残、不会设计、比较懒的那种,因此我暂时不会设计Bujo体系~
我的手帐体系,是我不停地实践、选择、修正的结果~希望能给带来大家一点启发~
只要下定决心开始,任何时候都不算晚!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