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将学习到的方法技巧用到实际上来,才真正发挥它的功效。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我们对着书本来进行讲解,拿出《初级会计实务》这本书,我们学习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这段我们看到前言,知道这套《题库》讲的什么,再接着看命题规律及应试技巧。就看到我们学习《初级会计》这本书的教材结构按照会计要素分的章,会计要素,六个就分为六章,这是第一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是考试的重点,没有哪个地方不会用到会计要素的。
会计要素的基本框架、重难点、题库,这个在以后的陆续学习中,再细讲。
2.研究目录页。
如果我们对着目录来看,教材的结构就出来了。这在前边已经说过了。第二部分,财务报告为一章。第三部分,产品成本分为两章。
考情分析跟政策有关的,会有删改,这个在课堂上老师也有说过。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在课本上,每章结束时,都有本章主要参考法规索引。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我们也不看,用不着这么仔细。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 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这句话,非常重要!阅读如果离开了目录来看,就很容易陷入细节中,主要脉络就看不出来了。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很少有作者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而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
课本和题库没有总结的。但是我们看其他书的时候,可以观察。
略读或粗读一本书总是个好主意。尤其当你并不清楚手边的一本书是否值得细心阅读时(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必须先略读一下。
这部分我们讲的这些,是重复要我们做的,在后续讲课中是不可能再讲了。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一本难读的书抱着高度的期望,以为它能启发我们,结果却只是在徒劳无益地挣扎而已。
很自然的,我们会下个结论:一开始想读这本书就是个错误。但这并不是错误,而只是打从开始就对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期望过高。
只要找到对的方向,不论是多难读的书,只要原来就是想写给大众读者看的,那就不该有望之却步的理由。
什么叫对的方向?答案是一个很重要又有帮助的阅读规则,但却经常被忽略。
这个规则很简单: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不要害怕,或是担忧自己似乎读得很肤浅。就算是最难读的书也快快地读一遍。当你再读第二次时,你就已经准备好要读这本书了。重复多了,你会在其他位置得到答案。
无论如何,你应该记住,当我们在讨论分析阅读时,检视阅读在那个层次中仍然有很重要的功能。
检视阅读的两个步骤都可以当作是要开始做分析阅读之前的预备动作。第一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作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帮助阅读者分析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回答的问题。换句话说,有系统略读,就是准备要了解本书的架构。
第二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之为粗浅的阅读——帮助阅读者在分析阅读中进入第二个阶段,粗浅的阅读,是阅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