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一的学生有资格跟大家谈辅修吗?我也不知道有没有,那就暂且谈一谈我的看法,各位看官随意感受一下就好^_^
大一快要结束了,我在放假前一个月做出两个决定,一个是从大二开始辅修第二专业,一个是暑假做兼职。做出这两个决定全是我一己之意,没有与任何人商量过。令人兴奋的是妈妈居然全都同意了并给予支持。既然得到了支持,我就想来说说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以及我对未来小小的展望。
我的主修专业是考古,我选择的辅修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在我看来,人力资源管理是与社会中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在我们国家现有的企事业单位中,管理员工的部门大多还称为“人事部”,而在国外,这一部门的名称为“人力资源部”。员工的“选、育、用、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主要部分,这一系统在国内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也许有人会说,仅仅依靠辅修的学时,我不可能在职位竞争时与主修该专业的同学比肩,既然不能拓宽职业选择,又何必浪费时间呢?这里就要谈到关于“辅修”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定位——
目前我国几百所大学,开设辅修(即毕业可获得双学士学位证书)的不在少数,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企事业单位对辅修学士学位证书的认可程度是相当低的。这样的现实促使很多同学不再选择辅修第二专业,而是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加入学生会及其它一些社团组织。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不错,辅修对于求职的作用和意义微乎其微。但是从个人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呢?我们对辅修的看法是不是有些狭隘了呢?于我而言,我对辅修的定位是“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开发一些新的兴趣、掌握一些新的技能”。
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除了需要相应的专业技能外,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很高,见多识广以后我们才敢说“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精明/老实/圆滑/忠实...的人”。显然,两方面我都不具备任何优势。此时如果我以从事与此专业相关的工作为目标,那么与主修该专业的同学相比,我想我难免心灰意冷。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呢?——当我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进行招聘、选才、培训、留用的时候有哪些潜在要求、有哪些审核标准等等后,我再去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是不是比不了解这些情况的竞争者多一些优势和胜算呢?我相信一定会的。
我想我们这代人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太深了,所有的事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与效果,却往往忽视了长期的影响。我们愿意为能够短期见效的事情付出心血和努力,却不愿意为充实自己、提升内涵品质的事情花费时间和精力,比如健身、比如看书、比如试着走进一个未知的领域、接触一些全新的知识。
人生虽然只有百余年,但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起来也着实需要一番功夫。没有一些储备和积淀,走起路来就会像是在云中飘,一步深一步浅,总会有一天踏空,然后跌落。学习和看书就像水泥和砖头,把路铺平才能越走越稳,越走越有底气。我相信我正在做的就是给自己铺路,铺一条平坦大道。
也许你会说我还年轻,说我还幼稚,没有关系,慢慢走下去总有成熟的一天。重要的是,不想让那时的自己后悔。
哈哈,跑题了。
没错,我认为,大学生,还是应该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