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而今,互联网重构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拓展了每个人施展抱负的领域,基于互联网的时空分配、资源分配,使得人们朝着“人的自由发展”迈进了一大步。就如老话说的“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但是导航软件、电子支付、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出现,已经让我们走得更远,更舒适和更便捷。网络再造了多个行业,还会再造各类工作和职业形态:医生可以在电脑屏幕前为外地的病人看病甚至手术,家庭主妇成为当红网络写手……
互联网、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互动性、全球性、个性化。所以,它也改变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生态环境,改变着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有意思的是,应试教育的刷题训练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训练,在训练模式上具有高度相似性。那么,人工智能能够挤压应试教育的空间,“倒逼”教育的转型发展吗?恐怕不可能。唯分数论和唯学历论,很难靠外部环境变化和技术变革打破,而必须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引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关注知识、学历到崇尚能力,尤其是有创新创造能力。
所以,尽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可以给教育带来巨大变革,但学校和教师的地位还是不会根本动摇。即使有时时可学习、处处可学习的泛在的多种学习方式,学校和教师也不会消失,因为学校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学生的成长依然需要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指导、帮助。尽管一些知识可以通过机器人来传授,但教师会从原来的知识的主要提供者,变成一个指导学生学习的人,指导学生如何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处理信息。学校也可能变成一个信息中心。所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态度和知识的构成,在这一进程中,“没有创意的教师”可能会被替代,而情感丰富、创造性强的教师则会比较受欢迎。
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每一个孩子成为独特的人。真正的教育,正如著名管理思想家查尔斯.汉迪在《疯狂的时代》一书中所指出的: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是国家制定的课程表,而是给每一个孩子一份私人进程表,这份“私人进程表”一定是尊重“人的发展本位”的,一定是尊重孩子个性化发展的,是属于孩子自己成长的。因为,教育不仅是促进阶层流动的工具,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它可以帮助人找到真正的自己,帮助人提升寻找更美好生活的能力。在真正实现教育的“去应试化”,完成教育价值观重建的前提下,互联网、人工智能是有可能提供一份“私人进程表”的。
所以,我还是坚守“教育+互联网(人工智能)”的理念,而不是“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17.12.20《人文社科》《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