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如今磨刀6年有余,立志做银河系以内最优秀的产品经理
最近网上流传的人民日报出的“人民日报感悟-献给企业人”的文章最后被辟谣为假新闻,近日又听说两部委将“996、007、超长加班“工作模式再次定性为违法,并将公布十件典型案例。
如此大的反差和矛盾,反映出事件背后企业、社会、打工人站在自身环境层面看待问题的不同态度和视角,也显现出现在企业的内卷严重程度。
在工业时代时期盛行的时候,劳动力是极不稀缺的,人作为一种资源,是工具和效率的机器,给多少钱你要给我产出多大价值,否则将被剔除,再补上能最大化提升价值的资源。这样的环境下,人为了填补温饱,往往缺乏思考,很少创新,重复做自己熟悉的劳动,拼命产出最大化价值的能力。只要有产品需求,企业就有收益,员工有福利。温饱是劳动者最大的满足感,但不会有成就感。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却是反过来的,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劳动者,也更讲究创新,企业的盈利也不单单完全从员工输出能力多少一个维度去考量,员工价值固然重要,但相比其它时期占的比重稍微少一些。这中间也会有各业务部门的配合、行业生态位是朝阳还是夕阳产业、企业管理者的眼光等。
流水线模式因为外部资本和企业内部淘汰机制使得工业时代的人作为一个螺丝钉,每个人的价值和需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在现代这个环境模式里,外部带来压力是很难调动起内在的自驱力。
曾在我职业生涯中有段非常不堪的管理经历,中小型公司,老板典型的事无巨细,粗暴的甚至会骂娘,下面员工认为你很不容易,有时候一起通宵,但工作上依然不出明显成绩。当然,你着急、愤怒、最后却落得场面很难堪,因为你在团队中是极少数。我也曾认为他们都很差,不上进,后来也从管理又变为执行的时候,逐渐意识到一个关键词,“成就感”。
成就感并不同于满足感,今天吃到了一顿美食、见到了想见的人,这都不算是成就感,这是满足感。成就感是什么?人在完成一件事情时所获得的达成目标感的愉悦,尤其是超出了自己的设定期望而带来的惊喜。
这让我联想到我正式的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每天早上6.7点第一个到公司,晚上11点以后回家的状态,工作时间很长但不觉得累,每天都在达成一个个目标,就像打怪一样,有足够的成就感。这当然也是要感谢当年的领导,能充分调动起你内在的欲望,会给你许诺一个你个人来说想要的且很长远美好愿景,然后根据你个人现状和企业目标规划一个个小目标,而并没有一味的表达自己个人角度承担责任和压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达到了最好的工作状态,中等焦虑、适度承压、不至于喘不过气,产出成果的成就感抵消掉承担压力的疲惫感。最多一周三次的下班后聚餐,有放松休息时间,缓冲疲惫感,有业务时间,能和自己相处,掌控感被滋养、无力感消失、成就感提升。
比如在教育小朋友一样,批评、愤怒可能不会让他们马上行动,往往鼓励,激发内在想去达成愿望的目标感他们更愿意尝试,从而激发起兴趣,最后达到成就感。因为他们还是儿童般心灵,还没有走过你走的路,看过你看过的风景,无法感同身受,无法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事物的相关面。
最后
想起多年前跟一个曾在国务院工作过的清华硕士的领导沟通,有个对话对我来说一直有颠覆的认知。我说海底捞之所以服务好,是因为他们有“神秘顾客”的评定,他说鼓励比批评更能调动积极性。
........... END...........
微信公众号【产品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