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干事创业的氛围如何,干部工作状态如何,关乎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更好地服务群众。
明确权责,杜绝“责任甩锅”。近年来,党中央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松绑减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应看到,当前形式主义、基层权责不清等问题不同程度上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部分岗位职责不清,权责模糊,基层干部“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部分地方基层干部将过多的精力用在了务虚功而不是为民服务的实事上。基层作为厦之基、树之根,是落实决策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必须立足权责定位、对照事权清单开展工作,不做超权之事、不行无益之举。在深化治理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的实践中,更要集中解决基层权责不匹配、不对等问题,编制权责清单、列明工作条例,让基层干部专心抓落实、办实事、促发展,才能真正释放减负增能的改革作用。
破除形式,避免“负重前行”。基层干部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第一线,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然而,基层行政事务多、机制牌子多、会议文件多、报表台账多、督考调研多等问题仍然存在,加重基层负担。为基层干部搞好工作创造条件,卸下不必要的负担,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会议、文件、督查考核等工作。严格把控会议数量与规模,提升会议质量与效率。精简文件数量,提高文件质量,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基层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基层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基层共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壮马赋能,促进“服务提效”。搞形式主义本质上是干部能力欠缺的表现,遇到事情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动不动填表格、报数据、要材料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因此,要从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着手建立素质培养体系,解决干部不会为的问题。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干部的进入渠道,加大专业干部的储备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到专业院校进修、到上级跟班学习、到下级挂职锻炼、到重点项目前线历练、到急难险重一线淬炼,使干部既具备宏观视野,全方位补齐能力素质短板。同时,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落细落实干部、经费、项目、政策等要素保障,让基层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劲成事,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委组织部 李红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