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外出办事回来,一个劲的吐槽,某些部门的人员思维迟钝,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愣是要解释半天才能明白,要是和他们一起共事,隔不了一段时间就抑郁了。
一个同事也深有同感迫不及待的说:“对对对,我之前去办事情的时候也是那样”,一个很容易想明白的事情也得纠结半天,难怪里面出来的人不适应外面的,外面的人适应不了里面的”。
另外一个同事叹了口气道:“也不怪他们,长年累月的做着同一件事情,都机械了,部门特殊,又不会有淘汰,不学习,时间长了,就习惯了,脑子不用,就生锈了。
最后一个同事,以一句:“怕不是傻子吧”的调侃结束了话题。
同事的 最后一句话,一下子让自己震惊了,想想他们的谈话,撇开办事不顺畅带来的抱怨以及别人处在特殊的岗位,只能敢怒不好言的因素外,大部分也是事实。
机械着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不动脑,也不去主动思考,时间长了,人也会变得懒惰了,想起网上的一个段子:“我们自以为高大上的工作,和父辈们以前也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不同的是我们猴在桌子敲着键盘,日复一日的做着内容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的PPT,而他们年复一年踩着缝纫机,生产相同的东西,实质都没有变,只是工具变了罢了”。
前几天还想着一个很可怕的事情,长年累月的敲键盘,有一天,要写线下的评估表上一下子脑袋突然短路似的,那个简单的字是怎么写的,突然之间,有印象但是就是什么都想不起来,只能在手机上打了拼音,出来之后见到了,就知道是哪一个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局面,这样的蜕化,也让自己意识了什么。
这个必然也偶然的现象确实让自己惊得不小。高考前,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大学几年下来,毕业几年之后,发现,自己也只能机械的重复每天的工作,工作环境没让动脑,自己也没有逼迫自己动脑,经验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就是这么办的,按部就班也就对了,所谓的创新,丝毫用不上。
不动脑的时间长了,思维和逻辑能力下降了,久而久之,可能也就会成为别人嘴巴里的傻子了。一直呆着的舒适圈,不用动脑的工作确实让人感觉到毫无压力,但是,人贵在有主管能动力和思考的能力,如果,连这个能力也是失去了,还不如一个记忆能力超强的机器人。
也和朋友谈起,现在很多餐厅都用上了机器人,效益比之前好了很多,甚至厨房的厨师们也会逐渐被取代了。未来,有很多的岗位也会被机器人所取代,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问题,让人看到了这个是一个不进步就会被无情淘汰的的时代。
丧失思考能力,什么都只是凭借着经验,不去动脑,也不主动思考,不学习也不进步,就会像那个在收费站被裁员,30多岁,却说自己只会收费其他的什么都不会的员工一样。
保持动脑的习惯,凡事多思考,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主动追求进步,保持自己的创新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会不在大浪淘沙的时代下只有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命运。
动脑应该要成为一个习惯,一个每个人都该有的好习惯,不应该让脑袋被生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