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陪两个侄女去社区广场玩。大的八岁,读二年级。小的才三岁,刚送去幼儿园不到两周。去的路上,老小往前跑着,好像不会走路似的。老大就滔滔不绝的和我说今天发生的事儿,无非是些语文考了多少分,谁谁考的不如她好,谁和她玩的好,同学们一起给老师取的那些外号……她眉飞色舞的讲着,激动处还会大声强调一番,弄的路人纷纷侧目。其实我对她的话题一点都不感兴趣,敷衍附和着。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琐碎的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没什么值得好开心的。直到她问我,“姑姑,你上学时候什么样,给老师起外号吗?”
是啊,给老师起外号,和同学打闹的日子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曾经的我也像她这般,对周围的事和人也抱有极大的热情。这种热情什么时候开始退却的呢?应该是从上大学时候开始的,没有了班集体的概念,没有人会像高中时那样和你共同进步,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活动,开始体会到小社会的人情冷暖。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不再单纯,不再对周围人真心的热情,不再有单纯的快乐。
日子如流水,覆水难收,逝去的光阴不会改变什么,但会让我们沉淀自己走过的路。所以,哪怕我们不再单纯,不再那样青春年少,仍要在心底保留一份孩童式的简单和真实。那样,才会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