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到现在,我已经看了好几遍——《当幸福来敲门》。
其实一直以来,我并不是特别认同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因为我觉得“当幸福来敲门”过于强调幸福带来的结果,而电影全篇展示的却是主人公追求幸福的过程。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这样的英文原名,才真正突出主人公奋斗的过程。
多少年过后,其实主人公所遭遇的困境和他最后的成功,早已不能再打动我,但再看时,我依旧触动,触动于他面对困境时的那份坦然,与坚守的尊严。
他不乞求,不抱怨,面对上司不卑不亢,当生活苦到不能再苦时,含着泪,奋力前行。
他没有特别幸运,但他特别努力,因为,他是一个父亲。
没有地方住,他哄着孩子在地铁站里的公共厕所中睡了一夜。我看到他用手捂着孩子的耳朵,用腿顶着厕所的门,头靠在墙上,泪流满面。
实习期没有工资,被录用只有二十分之一的机会,他白天抢命似地给客户打电话,下午带着全部家当,赶着去教堂抢每天一次的铺位。
他必须得到这份工作,因为他是一个想给孩子幸福,但身上只有21块钱的父亲。他被车撞了,忍着痛接着上班。他用卖血换来的钱,修理手里的医疗仪器……
“你想要什么就去尽力追求,不要让别人说你不可以。”他这样告诉儿子,也告诉他自己。
见多了太多受了一点挫折与委屈,就一味卖弄悲惨的人,他的坦然面对逆境的骨气和不屈,让我热泪盈眶。
最男人,也最爷们。想起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他不靠惨,靠实力来争取幸福,赢得别人的尊重,因为,他不想给别人任何看不起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