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充满了抱怨和戾气。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抱怨的受害者,我们遇到麻烦时,首先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的责任,而自己只是受害者。很少有人会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然后从自身找原因。
我曾经也经历过这段心路历程。我会把自己经历过的挫折,把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对自己的不友好归结到自己出身一般,归结到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自己的教育不够,归结到学校的环境太恶劣,归结到人心太坏,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在这些问题面前,我表现得完全是一个无辜者,一个受害者,我不需要对自己负责、对问题负责,所有的一切都是别人的错,都是社会的错。我心中充满了抱怨和怨恨,充满了偏激的想法。抱怨完之后,我的心情确实好受多了,我依然我行我素,没有明显的改变。但问题是,之前的问题仍然存在,并没有因为抱怨而被妥善解决。
当我们把问题归结到外在而不是自身时,我们的大脑中充满了负能量,我们也就把本来有可能妥善解决问题的机会浪费掉了,我们只是一味地逃避问题,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方法。
我们可曾想过:“问题在我”?一旦我们认为“问题在我”,我们不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归咎于外界因素,我们便不会一个劲地只是抱怨。此时,会有一股强大的能量在我们脑中产生,我们会积极地寻找可能存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办法总比问题多”此时开始生效。
作家詹姆斯.柏拉斯克说,他年轻时就意识到自身才是问题的所在,他是否能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是否能够获得成功、财富、幸福,是否能够实现人生目标,问题的根结在于他自己,而不是他人或其他外在因素。
世界即你所见。张德芬说:“亲爱的,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这是一个内在决定外在的世界。你所看到的世界由你的思想、心态、愿景、渴望等诸多因素所构成。你的内在世界是什么样的,将会如实展现在你的外表上。外在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你内在的反映。最根本的,在于你内在的一切。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问题在我。“问题在我”是让你对你面临的问题负责,这种心态可以消除你的负能量,让你开动大脑,积极地去想可能存在的解决之道。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夫妻出门买东西回来,发现钥匙没带,这时候妻子开始埋怨丈夫:“钥匙这么重要,你怎么能忘带呢?”丈夫也不高兴了:“我刚刚换裤子了,钥匙忘在上一条裤子里了。再说,你也没提醒我啊!”妻子更加来气:“你可真不靠谱!这种事情还需要我提醒你?!我找你干嘛!”丈夫也被激怒了:“每次遇到问题你只会抱怨!你在家啥都不干,都是我伺候你,你还对我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我也受够了!”结果两人大吵了起来,引来邻居的围观。但是门还是没开。
但如果这对小夫妻发现钥匙没带时,换种心态,或许问题早就解决了,而不会像上面那样闹得不可开交,还影响夫妻感情。丈夫可以说:“怪我一时粗心,钥匙忘带了!”妻子可以不再抱怨,而是开导和鼓励丈夫:“也怪我没有提醒你带钥匙。会有办法的。咱们一起想想法子。”丈夫想了一会,想出几种解决的方法:“咱们家楼层不高,可以跟物业借把梯子,从厨房的窗户爬进去。也可以请隔壁的邻居帮忙,从他家阳台爬到我们家阳台。”妻子笑道:“实在不行找开锁的,反正咱家的锁也有点旧了。”最后小夫妻俩还是请物业帮忙,借了把梯子,从厨房窗户口爬进屋子,打开大门。
记住,方法总比问题多。
“问题在我”,是一股巨大的能量,借助这股能量,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从中找到最佳方法。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自由了,而抱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