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大都流传于民间,无论是刺绣、石碑,还是这里的唢呐。匠人们的诞生来自于人们的需要,而且多是由简入繁。
据影片中介绍,唢呐的演奏分为四台、八台和百鸟朝凤,在哪种场合吹奏哪种,不仅是钱财更要看那家人的德行,百鸟朝凤是唢呐匠的看家本领,一代弟子只传一人,代表了匠人崇高的地位。
技艺源于民间又流传于民间,而消匿于城市。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哪家里有喜事或是丧事不是请唢呐班子来唱唱吹吹的,敲锣打鼓吹唢呐好不热闹。我还记得,小时候,乡里办丧事的时候,那唢呐吹得冲天响,一路将逝去的人送到土里,还要在吃席敬酒的时候吹上一曲,唢呐班子的人都是可以另外坐一桌席的,还有主人家去敬酒谢礼。虽然没有影片中唢呐盛时的隆重,没有接师礼,也没有统一的班子服,但是那还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传统,和过年要点蜡烧纸一样,有事了的一个必须的礼节传统。
而今,同影片里焦师傅老了一样,传统流失于钱财里,不仅唢呐匠不被人看重,连记起吹唢呐的人也少了,没有人听简陋的唢呐吹出来的曲子,他们喜欢繁复的西洋乐器,附庸风雅。吹吹唢呐养活不了自己,不如去大城市里找点活干,这种矛盾就像一些偏激的思想,读书能有什么用,画画能当饭吃吗,还不如去打工赚点钱。我曾听一位教授说,现今我们的文化流于肤浅,没有深度没有逻辑。科学往前推是源于哲学,而哲学这种学科往往不被看好,因为大家往往考虑的是它出来能干嘛,好不好就业,以后工资是多少,这很现实。明明生活越来越好,而我们的灵魂却不及古人来的智慧纯净,他们能创造出的精湛技艺,现在我们只能留在博物馆里瞻仰,他们的执着高尚,只能写在书上供人们观看,因为现实中少有人做到这种地步,不是吗?
已经少有人家将学习唢呐、雕刻等等,作为孩子一生的目标,农村里就不必说了,父母劳作一辈子,哪家愿意将孩子送去学他们认为并没有前途的东西;而在城市里,大家更乐意孩子学他们认为高雅的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等等,而且大都是做个业余爱好,少有天分而家庭条件又允许的才作为主业。更何况,唢呐呢,技艺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靠的是毅力和坚持,心浮气燥、急功近利那是不行的,所以鲜少有人家会花在这上面,因此,顺其自然的就有了技艺的失传,非物质文化的申请保留,说起来名字亮堂堂,可是这何曾不是一种悲哀。
前些日子在看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这世间少的岂止是唢呐匠,还有好多匠人,文化古迹都掩盖于岁月之下,埋藏于黄土之间。文化,在中华民族,遗留的可谓不少,只是鲜少有人专门去寻找传承,秋雨先生难道写的不是字字泣血,哀文化的消匿,痛人们的冷漠。
影片结束了,唢呐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已经是匠人们最好的结局,往后,无论有没有当初技艺精湛的唢呐匠,但曲子流传了下来,人们会学习知道,以前是有过唢呐这种乐器的。
尽管现在,好多人都在呼吁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有人们在积极响应着,但我总感觉再也没有那种味道了。是不是人们的心情不同了的缘故,突然想起了电影里焦师傅的一句话,他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而是吹给自己听的。忽觉得感慨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