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分享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婴儿期(0-18个月),这个阶段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体验希望的实现。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哭,可以解决所有的事。饿了,哭;拉了,哭;无聊了,哭。这个阶段的婴儿知道,只要自己哭,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哪怕父母不在身边,只要一哭,父母就会过来,然后就会满足自己的需求。
就这是所谓的安全感,信任就是这样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
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哭了,哭的时间久了,依旧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就像很多老一辈带孩子,会说,让他哭一会儿,哭一阵就会不哭的,不然就会形成“一哭就抱”的坏习惯。
是的,孩子哭一阵是不会哭了,因为他明白,哭是没有用的,就在那一刻,他开始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感,会觉得特别没有安全感,随时都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会被抛弃,就会在以后更加的依赖父母,随时都会紧紧跟着父母,生怕父母离开自己的世界就失去了父母。这就形成了孩子的不安全感。
而婴儿期的孩子一哭就能得到父母相应的回应,那孩子就会很好的安全感,通过这种信任的建立,使孩子获得了希望的品质。
所谓希望,就是觉得未来是有希望的。这类的孩子在长大后,遇到失败时,也只会觉得自己是暂时没有成功,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努力一下就是可以有希望的,终究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也是我们常说的乐观的心态。
相反,那些在婴儿期没有获得信任感建立的孩子,就会产生疑虑、忧虑,会变得特别不安全,会变得特别胆小、惧怕。对于生活中的任何人事物都想要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
生活中这类人很多,对于看待事物总会目光短浅,想要什么就一定要抓到自己的手里,没有在自己的物里就会觉得特别恐惧和害怕,会觉得现在没有得到以后就再也得不到。这就是最早婴儿期安全感建立缺失造成的。
就像有些谈恋爱的女生,总是不停地问男友“你到底爱不爱我”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早期安全感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她总是担心自己得到的不是真实的。而男友又会觉得女方特别“作”,而女方又觉得只有通过这种“作”,才能证明男方是爱自己的。这就是女方在婴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信号的回应,才会出现这种行为。
最后,想要获得安全感,婴儿期时就培养,在孩子哭的时候尽可能第一时间回应。
(侵 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