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的研究成果视角来看,明末清初标志着太极拳的萌芽与初创阶段。经现代武术史学家唐豪及太极拳理论家顾留馨的深入考证,确认太极拳的创始人为河南温县陈家沟人士陈王廷(公元1600年至1680年)。陈氏家族历来崇尚武艺,家谱中记载着多位武术名家,人才辈出。作为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廷兼具文武之才,是当时备受瞩目的武林高手。明朝灭亡后,他选择归隐田园。在继承家族武术的基础上,陈王廷结合个人一生的武学心得,运用易学的哲学思维,并借鉴明代武术家如戚继光、程冲斗等人所倡导的武术套路,同时融入道家经典《黄庭经》中的导引吐纳之法及中医经络理论,创新性地编创了太极拳的早期拳法套路。
据《陈氏拳械谱》记载,陈王廷共创制了七套拳法,其中包括被命名为“十三势”的太极拳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势一路、炮捶一路等。此外,他还综合了擒拿、跌扑、击打、听劲、化劲等多种技巧,研发出双人推手的练习方法。在理论层面,陈王廷所著的《拳经总歌》为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技术与理论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陈氏所创的拳法被视为中国太极拳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