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只是再也不见去年人了。早上看到朋友圈里浩瀚写的一篇文章,写到学医,生物,还有影响他的一些人一些事。自恋的认为我这个生物老师对他应该也是有影响的。瞬间好多感慨涌上心头。
又是一年漫天大雪,比去年来的稍晚一些。早上走过大门外的荣誉墙,成绩优异的尖子生的照片贴得满墙都是,放大的证件照上,每个人都面容肃穆,端正得好像印刷用的铅字。谁能想到,这些庄重得像中年人的照片的主人笑起来时是怎样的青春逼人?谁又知道,每个笑容背后究竟又藏着什么秘密,埋葬在这所学校里。
在这座校园里,作为老师,有幸亲自见证了十余届孩子们的离开,他们有的活泼,有的沉稳。有的一直占据各种优势,有的总在苦恼煎熬挣扎。而作为老师,无论怎样坚定的告诉所有的别人,自己从没有带着私心去对待他们,但是,个人偏好总是不可避免。随着教龄越来越长的同时,内心对学生未来有无限可塑性的敬畏感也越来越重了,每每回忆过去,总是带着各种愧疚,自责,和不安。因为自己的不完美,因为自己不能让所有的孩子足够的崇拜,因为自己的风格不能适应来自不同家庭的全部学生。虽然其实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急匆匆的不断的尝试改变,学习和思考。但是,总是免不了感慨人总要受制于自己的局限性。就这样一年一年丝毫也不从容的过了这么久。
但是每一届学生的离开,都要忍不住想告诉他们,你看,因为你们,老师已经尝试反思了好多,也知道了如何更合理的对待你们,如果时间可以再重来,我们可以更从容一些,不必太过焦虑,可以更轻松一些,不必那样刻板。而如今,唯有留下这样严苛更保险的一番说辞和自己确是一片赤诚心的坦然,其他,居然没了。
想要再次去读浩瀚的这段文字,却被删掉了,无论做过多少届班主任,对学生未来的心存敬畏总是让我如此的紧张拧巴和尴尬。从来不敢从容,不敢个性。怕伤着谁,更怕毁掉谁,毕竟逝去的青春再也不回来,无论是他们,还是老师自己。
当我知道这些,面对的却是下一届和他们并不相同的一群孩子。下一个循环又开始了。
生物课堂上生态系统一节讲到信息传递方向是双向的,无论是生物与生物之间还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这个校园里,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或许不过是他们张扬青春里一道并不气派的背景墙,而这帮学生确实改造了每一个老师,或者让其灰心,或者让其欣慰,更多的是在老师快要踏进世俗道路时候将其狠狠拽回,让其反思和成长,不惜代价的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了与环境格格不入的被人看做虚伪假人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