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问题儿童及其教育
不是每个家庭都健全,所幸家庭教育不足的缺憾,可由学校来补足,而教育大计的最高原则必须与国家理想一致。
无论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目的都是想引出个体的个性,并加以指导。
教育最普遍的原则必须契合个体日后注定要面对的人生,这意味着,教育原则必须和国家的理想一致,如果我们不以国家理想来教育儿童,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常会遇到层层难关,以致无法融入社会,也难以成为社会的一份子。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学生适应社会,学校比家庭更容易给予儿童适当的引导,促进儿童社会化。因为学校比较贴近国家的要求,在评核孩童时较具公正性,而学校不会纵容孩子。一般而言,学校会保持超然的立场与态度。
如果父母本身社会适应良好并理解教育的目的必须符合社会化,家庭教育才可能进步。
对于发展完全且社会适应良好的孩子最好的做法就是别压抑他们,让他们走自己的路。
有些个案,他们的经历无从发现,他们自外于全世界,或者自觉被隔离,这类型的人会伤害自己,甚至很可能自杀,而这些行动只有一个目的,伤害别人。此外,这类人也很想消失,因此躲进了疗养院。就算他们曾拥有一丁点社交能力,可以消失殆尽,他们无法用正常的方式交谈,无法接近其他人对整个世界永远充满敌意。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之为精神分裂或精神失常,想救出这样的病患时,必须找到方法,让他们重拾勇气。
除了直接研究孩子在形成人生原型的阶段发生了什么事,个体心理学的应用方法还包括探知早期记忆以及询问孩子对未来职业的想象,观察姿势与身体动作以及参考孩子在家中的排行。
学校就像是一场实验或一张试纸,一个孩子能否妥善适应社会并面对问题,到了学校立刻一清二楚。错误的人生风格在家里往往隐而不见。但到了学校,就会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