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和“爱”有何区别?
答:比如两小孩遇到一株美丽的花,小孩甲左闻右嗅,忍不住把它采了下来;小孩乙天天给他培土浇水,盼望它越长越美。
所以,孩甲是喜欢,孩乙是爱。
如果孩乙是爱,那小孩丙的举动又算什么?
小孩丙,天天给花培土浇水,他不仅无怨无悔、不思回报,而且还享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花开了,很高兴;花不开,也不失落。
他的所为才是爱。
真正的爱是一种能力,一种悦人悦己、收放自如的能力。
第一 这样的爱,于花很轻松。
他接纳花的一切,开花或不开花不影响他的行为。花没有被要求和被期望的负担。
第二 这样的爱,于他很快乐。
他应该是充分自爱的。他能从过程中得到享受,他为花所做的一切都是尊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而非外力所迫。他愿意,所以他去做。同时他也会明白应该感谢花儿允许他为它培土浇水,如果花儿会说话,我相信这样的他会对花儿说:如果你不允许我这样做,那也请你告诉我。
不望回报、源于自爱,这样的爱没有捆绑,爱与被爱都自由舒展。
这实在是一种在人格高度完善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境界。
又是一年兰花季。
每年这个时候,一群养兰人总会带着他们的兰花进入我的视野。
他们于兰是喜欢还是爱?
我有时觉得,那应该是一种爱。
爱兰会接纳它的全部。
养兰人A是位中医,他说兰一旦生病很难救治,经年累月,用心呵护的一株兰草也许就在几天之内奄奄一息,但是他能够毫无违和地接受兰花的“一言不合就去死”。养兰,就要接受它的娇弱无常。
爱兰会自愿为它改变。
养兰人D说,养兰之后,发现自己的急躁性情有变,因为他觉得种兰人如果说话粗鲁,会让人耻笑,会丢兰花的脸。
爱兰就因为你是兰。
养花人E说,半夜听闻雨声,起身把兰搬进屋檐,一股清香随风潜入,屏气细嗅,似无;甩袖转身,若有。若有若无都是兰。
但有时我又觉得,那分明不是爱。
兰本不娇,它本是山中的一株草。天生丽质难自弃,要怪就怪那一缕清香,引得人们跋山涉水、苦苦寻觅,也让它自己背井离乡,从幽谷遁入俗世。
这样的行为,于你是喜欢,于兰是无奈。
下山之兰最难养,难就难在兰的不妥协和不将就。几十年的养兰人稍一闪失就失手,愁肠百结也枉然。
自古野性终难驯,那是兰以绝决的方式表达它对幽谷的眷恋。
下山之兰最孤傲。它习惯以草的姿态示人,清冷得不想多吸引一份目光。一朝开花也只两朵、三朵,颔首低眉、影影绰绰。
那是兰以清冷的姿态在思念山野的气息。
低调于兰,那是风骨的底色,于红尘却是高调到极致的表现。爱理不理、自顾自美丽,你见或不见,它都不看见,凡尘俗世中的奇葩不是它又能是谁。于是喜欢它的人们翻山越岭也要把它从山中请到家中。
世间喜欢有无数,唯爱最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