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通译】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学究】
“仁”在儒学思想框架中是至高的,“仁”便是人的精气神和核心价值观,没有了这个,人如同行尸走肉,毫无生气可言,所有孔子始终加深对“仁”的传播,“仁”也是儒学思想的最高信仰,所以人为信仰而牺牲生命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行为。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其实究其根本来说,只是一种表达忠心的方式。
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原文】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通译】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着的地方是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学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人是智慧动物,就在于能利用工具来改造世界,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想改变世界与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这里孔子把“仁” 的作用比喻成工具,也就是一个君王要管理好国家,那就要合理运用“仁德”,聚集贤能的大夫,号召有仁义的志士一样维护仁德,才能真正做到国泰民安,使人们安居乐业。
每一种工作都有能令这个工作快速简便实施的工具,如何找到这个工具并有效应用,就是每个工作的参与者要定位的,有时候甚至规则也是一种工具。
【原文】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
【通译】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
【学究】
每个学说对治理国家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颜渊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在这里认为把历代历朝的传统美德融合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治理国家方法。
夏代的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殷代的车子朴实适用,周代的礼帽华美,《韶》乐优美动听,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礼的问题,他还是主张“复礼”,当然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有所选择。此外,还要禁绝靡靡之音,疏远侫人。
这是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型,也是人们追求的美妙。而实际上自古以来,有这样的社会吗?唯有佛家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有这样的地方,生活中的确并没出现这样的美妙。
所以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原文】(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通译】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学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太经典的话。
每个人的生命体现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人生满足的点位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满足于生活的富足;有些满足于精神的富足;有些人满足于权力的富足。各人生命轨迹不一样,说追求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
不过无论是谁,得过且过的日子总是难熬的。人无隔夜米,心总是慌张的;人无旧时情,心总是寂寞的。所有人总要有长远的打算,也就是要有生活的目标,对于一个没有打算和目标的人,每一天的流失都难以使人精神聚集。
哀大莫过于心死,唯有心死之人才没有了任何追求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