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的故事:“晋朝的时候,有个捕鱼为生的武陵人,沿溪流撑船捕鱼时,发现了一个桃花源,和一条密道,进入了一个地方,里面住着一些人,没有战乱,没有税赋,没有沽名钓誉,生活安宁和乐,自由平等。”
此后世有很多人追寻桃花源所在的地方,都是以地形的秘密吻合度去追寻找,而没有从里面记录的风土民情生活贴合度去寻找。找到了一些地方,只是简单的形似神不似。有人甚至说《桃花源记》描述的地方是那时的墓室里面(阴间)。
其实有一个民族和他们居住的一个地方,和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风土民情十分相似。这就是瑶族人和千家峒。我在小说《五噫剑》中探源了这个地方和瑶人,得出下面这些析论。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属于上古时期“九黎”部落的遗族之一。据传是五帝之一的帝喾的三公主与麟狗瓠瓢的后人,帝喾高辛氏曾赐《过山榜》: “高辛王陛下敕令:盘瓠子孙,耕山不上税,种田莫纳粮。”之后,一代代的瑶人,四处迁徙,专门开垦荒山而居。但山区土地多贫脊,产出低,种几年就不行了。要找到一个土地肥沃的长居之地实属不易。有瑶家歌词:“千里开田来就水,万里抛心来就山,吃了一山又一山,背起竹蒌把家搬……”一代代的瑶族人,为了追求“见官不下跪,种田不纳粮”的自由、平等生活,在岭南的深山中四处迁徙。
瑶族部落管事的是瑶老,由德高公正受众信任的长者担任,由“天长公”、“头目公”、“管事头”、“掌庙公”、“烧香公”和“放水公”等组成,分管寨中矛盾调解,战斗武装,祭祀仪会,田地生产等各样事务,而且是定期轮流推选担任,没有特权。这里的人与人之间,平等,有律。
但就有这样一个地方,山高隐密,周围群山环抱,里面土地宽阔肥沃。这就是千家峒。峒在瑶语里的意思就是山里的平坝。
据《千家峒源流记》载,千家峒周围群山环抱,只有一个石洞入内(就是后来废弃的穿岩石壁)。里面有上千户人家,分为十二姓瑶人。
这里再多唠叨几句,为什么是十二姓瑶人?瑶人其实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帝喾之前就已经存在,但不管有多少姓,都要称十二姓。因为盘瓠可能是瑶人中的一个部酋,帮了帝喾高辛氏的忙,成了国家的英雄。帝喾是华胥族高辛氏汉人,其女三公主也是汉人,后来嫁给了瑶人盘瓠。而盘瓠子孙只有十二姓,而高辛帝敕令是“盘瓠子孙,耕山不上税,种田不纳粮。”不管这个当时指的是盘瓠族人,还是盘瓠家人,后世同族人都会慢慢认为自己是盘瓠子孙。所以其他不管有多少瑶人沾了盘瓠子孙的光,也都向外界自称十二姓瑶人。
开初官府也不知道有千家峒这样一个地方。里面飞瀑流泉,岩洞奇石,田地宽广肥沃,一条大河贯穿其中,民众生活富足。他们自称自己住的这个地方为千家峒。
千家峒是瑶族先民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的聚居地之一。这里面没有战争,少有武斗,没有统治官府。发生争端,瑶老主持按寨碑公示条文进行调解处置或处分处罚。外面客人来了,峒里的瑶家人每家做丰盛的饭菜轮流款待客人。
到了宋、元之际,官府发现这个地方好,派官差入峒征收粮饷,瑶民热情款待,久留不归,官府误以为官差被杀,于是派兵围剿,吊脚楼被焚毁,古老的长鼓被焚毁,古朴缠绵的瑶歌被焚毁,宁静平和的生活被焚毁……瑶佬吹起牛角,把十二姓瑶人召集在一起,他告诉大家,千家峒的历史结束了,鸟有鸟道,兽有兽道,各自逃命去吧。并将牛角锯成十二截,每姓瑶人一截,相约500年后,千家峒的子孙重新回来相聚。这样逼得峒内瑶民纷纷出逃,背井离乡,流散到我国南方各地大山中去。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风土民情与这个瑶人的风土民情十分相近。虽然桃花源不一定是千家峒这里,瑶人居住的与这相似的地方,其他地方应该还有,陶渊明应该与瑶人接触过,才会在《桃花源记》中写出那样的风土民情。而淘渊明文中的“武陵”更是地处南方五岭之地,瑶人很多。
而文中那个武陵渔人为什么要跑去向太守告秘?这恰恰反映了儒家教化下人们争功逐利的现实,刻意在沿途留下记号,向太守报告邀功,让统治者高大尚的把他们纳入“王化”。
而这些人却复寻而不得,在陶渊明心里,这些人都不配享有这些地方,包括那个被当时儒仪社会公认的南阳高尚士刘子骥也不配享有这美丽的地方,只能寻不得而病卒。
谁配享有这样的地方呢?只有真正放下功名利禄的人才能享有这样的生活。而陶渊明正是这样的人,隐逸田园山水之间,正过种这样美好的生活。
这种美好的生活如何实现呢?文中陶渊明给出了暗示答案“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直接点就是没有统治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