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桥上,不是辅道,不是应急车道,甚至不在右边车道,车却停了,17岁的学生,飞速串下,终于跳桥,成功自杀
那是一个妈妈和孩子吵架的故事,妈妈的激将,孩子的夺车门而出,后来妈妈只来得及看到孩子坠下,当场死亡。最后,只剩下,伏地哭诉的妈妈,还有那辆默默的停在路中央的汽车。
文章记录,事发之后,出现了两边倒的声音:
一是同情妈妈,责骂孩子。
这孩子真是吃饱了撑的,爸妈把你养这么大,你就这样跳桥,留下爸妈怎么办?这小孩太冲动,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就算这次没出事,以后肯定也会有问题。
一是同情孩子,谴责那位母亲。
为什么要在车流中间停车?有这么偏激的母亲,男孩平时一定没少受折磨。这次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是容易冲动的,事发当时,谁都不清楚,两人的心理和行为,可是再怒气上头,也要谨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我是不赞成这位妈妈的做法的。
1.驾车和孩子争吵,数落孩子,精神不集中,已构成安全隐患,没发生交通事故,真的是上天眷顾。
2.道路中间停车,一个万一,就会造成追尾,我们就不谈责任了,如果撞得过于厉害,极可能出现伤亡。
3.停车后,激将孩子,孩子从来往车辆中飞速穿过,感谢当时路过司机的谨慎小心吧,否则孩子都没机会从桥上跳下。轻则,慰问医院,发生责任纠纷;重则当场死亡,甚至死无全尸。
4.情急之下,自己也迅速串过车流,到达桥边,真的要感谢路过的司机们,你还好好活着,真的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儿。
我想,人和人都应该涉猎自我管理,尤其是情绪管理,哪怕是实践一点点,真的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我曾告诉我班上的孩子们。
这世界上,能解决的事儿,都不是事儿。
有些孩子调皮的问我,“那不能解决的呢?”
我反问他们,真的是不能解决吗?补充完整,应该是“此刻的你不能解决的事”,我说,那不是不能解决,只是你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而已,想要得到解决,要么求助有办法的人,要么积极认真的搜集解决办法。
所以,人这一生,有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异常重要的。
我有告诉班上的孩子们。
爱,需要经营。或者说,关系,需要经营。这种说法,哪怕三生三世,也不会过时。
如果你没有感受到,或者目前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是你想要的,那不是不爱,而是爱的方法需要调整,该好好经营你们之间的爱了。
需要留心的是,经营是双向的,如果仅仅是单方面的付出,任何的关系,时间长了,最后都会崩塌。
我劝谏孩子,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扶一把。
我很心痛跳楼的孩子。人都是渴望被认可和得到温暖的。不自觉的脑补了很多桥段,我想,孩子挨批肯定是家常便饭,和父母争吵,不知道攒了多大的勇气。在父母面前,孩子总归是弱势群体,他们的行为能看出来,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敏感。
真的很赞成文中的说法:
当家不再是温暖的港湾,死亡便可能成为最后的归宿。
无比震惊于,自杀群,也能够风起云涌。生命真的有那么多的不值得吗?你真的愿意抛弃一切放弃生命吗?如果有那么一丝的不舍,为何不努力一把,认真的争取生机?
生命是由“虚无→存在→虚无”的过程,既然迟早走向虚无,又何必急于一时?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后盾,孩子的现状,多多少少都有家庭状态的影射,如果你觉得孩子身上出现异常状况,恭喜你,至少发现了,那就有了补救的可能。
当父母,如果看作是一项职业,那这无疑是最难缠的职业。没有老师,没有培训,甚至绝大多数都是突如其来的上岗,手忙脚乱的扶着孩子成长。
感谢上天给的这个机会吧,这让我们拥有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边学边实践,从最开始的可能0分变得合格,甚至优秀。我想,这比学生时代的高分,职场上的奖金更让心欣慰。
我是很喜欢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感觉的,甚至有些陶醉。
我相信我班上的孩子们:
我希望你们不会回避生命的存在,我相信你们不会选择提前结束生命,因为,挑战无处不在,威胁无处不在,可你们安然生活到现在,你们延续了与生俱来的乐观、勇敢,我相信,你们会想方设法解决人生难题,坚强的走完自己的一生。
这世界上,能解决的事儿,那都不是事儿。那些你认为不能解决的事儿,只是因为没有找到方法。而方法这件事儿,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这一生的格局。
人生来乐观,生来勇敢。人啊,不要摒弃与生俱来的本领,带着它们认真的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