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了该书的前2个章节,这本书的确是一部经典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完整,资料来源丰富,学术态度开放,实践导向鲜明,不仅详细阐述了学生认知、语言、社会性和首先发展等一般共性规律,也着力探讨了特殊学习需要等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将教育教学建立在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为一名执教者都应该阅读这本著作。
第一章介绍了当今的教学环境,教师效能感,解释了差异化教学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二章阐述了有关脑与认知发展的内容。
作者以很大篇幅谈到了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性,强调师生关系质量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之间有着极强的关联,尤其对于那些早期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够敏感地觉察到他们的需要,并经常提供一致性的反馈,那么他们在接下来的学校生活中,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优秀的老师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业上获得更加出色的表现,尤其是原本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更能从优秀教师的教学中获益。
什么是优质的教学?作者分析了四个具体的案例,总体而言,他们的表现是:
1、老师对学生是尽职尽责且充满信心的,他们面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接受不同家庭环境、背景、能力和障碍学生的挑战。
2、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采取适宜的指导和评估方式,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把最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容易理解。
3、不仅传授学生知识,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感。结论是,教师应该兼博学与创造性与一身,能够灵活使用各种策略,他们不仅能够从整体上了解学生,而且还知道由文化、性别及环境造成的学生的个体特异性。
谈到优质教学,必然涉及到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一种超越学习者差异性的适应 ,而将多样性看作是有效建构知识的优势的一种取向,基本思想是,教学不仅需要考虑到他们所任教学科的不同,也需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方式不同,有时,他们选择的学习内容也不同,自信的老师会将这些不同的学生需求看作是机会,而不是问题,并以邀请、积极投入,坚持不懈,持续反思 等作为回应。
在第一章中,作者援引了200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这让我重新思考我国教育界正在讨论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问题,他们要求所有学生每年必须参加阅读和教学的标准化成就测验,基于成绩,学校判断学生是否为取得合格的年度进步而做出足够努力,这说明即使在教育理论先进的西方也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作业和考试,国内那些主张取消作业、取消考试的取向应该反思。
在第二章,作者分析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发展速度因人而异
2、发展是相对有序的。
3、发展是逐步发生的,理解并应用这些规律对教学至关重要。我本人对皮亚杰的理论关于对老师的启示更感 兴趣。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提供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基于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他说,即使在同一个班上学习的学生,他们在认知发展水平和理论知识上都不同,作为老师,当你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怎么判断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思维能力,还是不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老师应该仔细观察询问、倾听,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学生本身就是最佳的信息来源。
读完前2章内容,我的主要体会是,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注重交流、沟通、 尊重差异和区别,遵循人的发展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