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jiào)。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本章梗概】
本章开篇即以一个金子塔的顶点“道”作为出发点,逐渐展开说明。
【常】【恒】
道德经有不同的版本。有的版本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有版本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这个“常”或者“恒”,指的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出生了,成长了,上学了,上班了。做了个员工。那么此时这个当员工的状态,就是这个人的常,或者说一种惯常状态,那么这个人会一辈子当员工么?
有的人不会,员工当了一段时间之后,能力凸显,或者有机遇,被领导赏识,称为了一个小领导。最终这个人混到了他这个人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位置,那么他的状态,从原来的常态,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如果他的能力不变化,那么这个状态,可以称之为是他的“常”了。
如果按古代的说法,三岁定八十,那么三岁开始,他的“常”已经凸显,具有慧眼的人,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最高成就状态,也就是“常”了。
【非常】【道】
道是一种至高境界了。非常即是要打破惯常,突破一个人的极限能力,向至高境界的迈进。
【名】
名是对事物的一种描述,一种框定。
【观】
观法是一种法。比如有句老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如此。比如对于至高境界的道,凡人难见,非具有恒心者,观之,揣摩之,层层拨开,才能得见,是为见道。见道须观也。
【无】【有】
无和有,是一种对立状态。
谈到无,多是指一种虚无状态,好比数学上的0,或者近似于0,再多的0相加,仍然是0.
有就是有实体了,有实体就要占空间。人的话,就要占资源。太多的人,占资源,就形成了争夺,形成了战争。
【徼】
等一下,为什么形成了战争,岂不是资源不够分配之故么,无限的资源满足人的所有需求,那是共产主义。所以为什么资源不够了呢?同一块地,养一两个人可能够的,养第三个人可能不够了。这就是这块地的供给能力,即是这块地的“格局”,即是“徼”也。